朋友们,事情正在起变化。
当你的首页被一张“孟子义粉色古装路透”刷屏时,你以为你看到的是美,是仙气,是古风韵味。
不,你看错了,你看的是KPI,是项目进度报告,是当代女明星在名为“横店影视城”的巨型办公室里,拼了命赶出来的季度PPT。
那身粉色绣花古装,它不是衣服,它是战袍,是工服,是“我今年依然在岗,并且状态良好”的视觉化声明。发间的簪花,不是装饰,那是优秀员工勋章,是“本项目已顺利开机”的信号弹。那一抹温婉的浅笑,不是情绪,那是职业素养,是对着甲方爸爸、投资人和嗷嗷待哺的观众们,统一输出的标准化服务表情。
这套逻辑,很多人没看懂。
总有人觉得,娱乐圈嘛,光鲜亮丽,今天走个红毯,明天拍个杂志,后天进组演个绝世佳人,简直是爽文人生。
醒醒,爽文的背后全是算法。当代的娱乐圈,尤其是在影视这个赛道,早就不是什么艺术殿堂,而是一个效率至上、高度内卷的互联网大厂。女明星们,就是这个大厂里最努力的产品经理,她们的名字叫丽萨、苏珊、安吉拉,而她们负责的产品线,就是一部又一部的古偶剧。
古偶,全称古代偶像剧,是这个大厂目前现金流最稳、用户粘性最高、也最容易批量复制的王牌产品。它的商业模式极其清晰:用一个标准化的虐恋框架,填充上不同的俊男靓女,再套上一个或仙侠、或权谋、或江湖的皮肤,最后打包上线,收割流量。
这哪是拍戏,这分明就是“敏捷开发”,主打一个快速迭代,小步快跑。
你看孟子义老师最近这行程单,就很能说明问题。这边《尚公主》的路透刚出来,那边《百花杀》和《桃花映江山》的项目文档就已经摆在了桌面上。一年三部古装大戏,这已经不是劳模了,这是把自己活成了一个7x24小时响应需求的服务器。
我们来盘一盘这三个项目,你会发现,它们本质上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精准营销。
先看《尚公主》,粉色战袍的出处。剧情简介是“天家嫡女”和“寒门才俊”携手打天下。翻译成职场黑话就是:一个背景资源雄厚的白富美董事长(暮晚摇),看上了一个技术能力超神但出身草根的天才程序员(言尚),两人一拍即合,搞了个初创公司,目标是颠覆行业,重塑市场格局。这个故事范本,精准打击的是那些既爱看玛丽苏,又渴望逆袭叙事的年轻用户。孟子义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天使投资人兼CEO,既要提供情绪价值,又要负责拉动增长。
项目进度?路透视频流出,说明产品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正在通过KOL(关键意见领袖,也就是代拍和站姐)进行市场预热,收集第一波用户反馈。你看那“微微垂眸”、“眼神专注”、“骑马入戏”,这都是在向市场展示产品的核心卖点:我们演员专业,我们制作精良,快来预约,快来充值。
再看《百花杀》。这个项目就更刺激了。西北郡主,背负灭门之仇,从“边疆玫瑰”蜕变为“冷情郡主”,还要跟一个“伪装病弱”的腹黑太子搞联盟。
这是什么?这是标准的“复仇系+强强联合”商业模型。翻译一下就是:一个地方分公司的业务王牌(沈汐和),被总公司恶意打压,家破人亡。她隐姓埋名,带着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与一个表面佛系、实则手握重权的公司继承人(萧华雍)达成战略同盟,目标是干掉所有对手,完成一场惊天动地的恶意收购。你看这设定,就很离谱。这个产品对标的是那些喜欢看爽剧、热爱“黑莲花”人设、追求极致反转体验的核心付费用户。她们不爱傻白甜,她们要看主角杀伐决断,智商在线。
孟子义在这个项目里,角色定位从CEO变成了CTO兼首席战略官,负责执行最艰难的攻坚任务。这要求她不仅要有颜值,还得演出那种“钮祜禄·孟子义”的狠劲儿。
最后,《桃花映江山》。改编自《桃花折江山》,左相被迫娶和亲公主,先婚后爱,相爱相杀。
朋友们,这是最经典、最稳定、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并购整合”模型。一个强势的收购方CEO(左相沈在野),为了战略目的,不得不与另一个背景同样强大的被收购方代表(姜桃花)进行联姻。双方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天天在董事会里互丢PPT,在办公室里搞路线斗争。结果斗着斗着,发现大家的目标竟然高度一致,最终擦出革命火花,共同把公司做大做强。
这套玩法,女明星们门儿清。先婚后爱,永远是古偶赛道里的硬通货,是保底的项目,是用来稳住基本盘的。它满足的是对浪漫关系抱有终极幻想的沉默大多数。孟子义在这个项目里,扮演的是那个“关键变量”,是那个打破僵局,让整个项目起死回生的X因素。
所以你看,三部剧,三个不同的产品定位,覆盖了三种核心用户画像。孟子义老师不是在演戏,她是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渠道市场覆盖”。她用古装剧这个载体,完成了对自己商业价值的系统性论证。
她可以甜,可以咸,可以搞事业,可以谈恋爱。她是一个多功能的、可塑性极强的、能够适配多种项目需求的优秀产品经理。(写到这里我蚌埠住了)
这就是当代娱乐圈的残酷真相。一个演员的价值,不再仅仅由演技和作品的艺术性决定,而是由她的“可量化指标”决定:她能扛起多大体量的项目?她的形象能转化多少商业代言?她的路透能上几次热搜?她的“电子榨菜”属性够不够强?
而古偶,就是刷这些指标最快的副本。它周期快,受众广,话题度高,只要人设不崩,妆造在线,剧情再狗血也有人买单。对于处在上升期的女明星来说,扎根横店,连续开机,就是维持曝光度、巩固粉丝盘、向上管理娱乐资本的最优解。
这跟我们在座的各位打工人有什么区别?
你一年做三个项目,她一年拍三部古装。你为了PPT好看,通宵改了十八遍;她为了一个镜头完美,在四十度的夏天穿着三层纱衣吊威亚。你被老板PUA,她被粉丝和黑粉用放大镜审视。我们都一样,都在自己的赛道里,用命换KPI。
所以,下次再看到类似“XX古装造型美绝”的热搜时,不要急着舔屏,也不要急着吐槽。
你可以试着用打工人的视角去共情一下。
想象一下,那绝美的造型背后,可能是一个凌晨四点起床化妆的疲惫灵魂。那深情的眼神,可能已经对着不同的男主角练习了上百次。那一部接一部的无缝进组,背后是对未来的焦虑和对被市场淘汰的恐惧。说到底,不还是为了KPI吗!一切都是为了KPI!
她们在演一个关于爱恨情仇的梦,但她们自己,却活在一个关于流量、数据和生存的现实里。
这个现实,很冰冷,很枯燥,甚至有点荒诞。
但它就是我们这个娱乐时代的底色。一种粉色的、带着簪花的、温婉又残酷的底色。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