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8 日讯,电视剧《生万物》虽已收官,但围绕剧集的讨论热度不减。剧中 85 花杨幂饰演的主角 “绣绣” 引发两极评价 —— 粉丝认为她能凭此角色横扫明年电视节大奖,独扛收视与关注度;而多数观众则直言其演技在剧中垫底,是一众配角的出色表现撑起了整部剧。近日,剧中 “大脚娘” 的扮演者迟蓬接受专访,首度回应外界对其演技的赞誉,短短两句话便尽显表演功底,其对角色的深度理解与塑造,也让杨幂此前的表演短板更受关注。
迟蓬谈演技:无农村生活经历,靠 “想象 + 共情” 还原时代群像
在专访中,迟蓬坦言自己并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塑造 “大脚娘” 这一角色,更多依赖 “想象与共情能力”。她所饰演的大脚娘,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农村一位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庄户农妇,为精准还原人物,迟蓬做足了功课:翻看旧中国图册,从老照片中捕捉那个年代农民的神态与状态,并提炼出关键特征 ——“那时候很多农民五头身,营养不好,时常缩着脖子、张着嘴,整个是茫然的、不知所措的,看着镜头是惊恐和奇怪的”。
基于这样的观察,迟蓬在表演中加入了诸多细节:因动荡年代农村妇女极少洗澡、穿着破旧棉袄,她设计了 “咧咧巴巴” 的走路姿态;考虑到当时女性没有胸衣,刻意呈现 “含胸微驼背” 的体态;说话时 “冒口水”“嘴唇干白” 的细节,更是让角色宛如从村头走出的老一辈农妇,毫无表演痕迹。这种从时代背景、生活细节切入,而非单纯 “演情绪” 的塑造方式,正是迟蓬演技获赞的核心原因。
对比杨幂:前者 “找人物魂”,后者 “靠情绪撑戏”
迟蓬在专访中还提到了过往角色的塑造思路,比如在《小巷人家》中饰演的 “庄图南奶奶”——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甚至 “招人恨” 的角色,但迟蓬并未将其脸谱化演绎为 “恶人”,而是深入挖掘人物动机:“台词只是一方面,更多要寻找人物的魂,她为什么要这样?作为大家长,她个人认为自己无比正确,不是坏人”。
这番话恰好戳中了杨幂在《生万物》中的表演弊病。剧中杨幂饰演的绣绣,演技呈现明显的不稳定性:时而状态在线(如苏苏去世那场戏),时而让人感觉 “游离在外”—— 比如绣绣娘出殡的哭戏,虽有悲伤的声音与表情,却未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更像是 “靠情绪堆砌表演”,而非真正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
尽管杨幂为角色付出不少努力,提前进组体验农活、学习挑水等技能,秦海璐也曾评价她 “摸到了表演的门”,但对比迟蓬对角色 “从时代到细节、从动机到灵魂” 的深度打磨,杨幂的表演仍显 “浮于表面”,未能形成稳定的角色塑造能力。
66 岁迟蓬的 “演员底色”:甘当配角、潜心钻研,无助理独来独往
值得一提的是,66 岁的迟蓬在演艺圈深耕多年,年轻时曾以出众容貌亮相荧幕,如今虽多饰演配角、在年轻群体中名气不算高,却始终保持着对表演的敬畏之心:在《生万物》片场,因戏份较少,她常搬着板凳观察倪大红、林永健等演员的表演,坦言 “倪大红每一场戏都有设计的地方,我还要学习”;多年来拍戏坚持不要助理,片场独来独往、专注角色,不爱社交。
正如专访中所传递的,国内不乏迟蓬这样 “有功底、够真诚” 的演员,他们对角色的理解透彻,表演细节拉满,却因缺乏宣传曝光而鲜少被聚焦。《生万物》的成功,本是全体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不应让主演独自包揽所有赞誉 —— 这既是对配角演员的尊重,也是对 “好演技” 本身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