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整个欧洲还在高喊“复仇俄罗斯”时,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冷静地泼了一盆冷水:“俄乌冲突总有一天会在谈判桌上结束。 ”当时没人信她,甚至觉得这是“投降主义”。
可到了2025年夏天,普京突然宣布在胜利日80周年庆典期间临时停火,尽管只有短短几天,战场炮火却真的静了一瞬。 这一举动像块试探水温的冰块,让所有人意识到:默克尔三年前的预言,正在变成现实。
俄军最近在顿涅茨克方向啃下了99.5%的区域,乌军春季反攻连一块战略要地都没夺回。 表面看俄罗斯占尽优势,可普京心里清楚得很:战争是台碎钞机。 俄军每天炮弹消耗量比两年前暴增15%,国内工业体系像根绷到极限的橡皮筋,再拉就要断了。更让他睡不着觉的是远东——如果后院起火,美西方趁机捅刀,俄罗斯可能连老本都赔光。
乌克兰的日子更惨。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26年上半年GDP要暴跌18%,全国一半企业倒闭,老百姓听到防空警报就麻木。 最要命的是军援断档:2023年乌军每天打6000发炮弹,到今年6月只剩1800发。
美国国会内斗卡住援助,欧洲给的炮弹从每月三万发缩水到一万二。 前线士兵血肉之躯顶着俄军钢铁洪流,乌情报局长布达诺夫视察完前线后,突然从“死战百年”的鹰派改口:“年底停火真有可能”。
普京的算盘打得精明。 6月19日,他突然松口愿见泽连斯基,前提是“会谈必须在最终谈判阶段”。 这个曾咬死“泽连斯基政府不合法”的人,如今主动邀约,无非想锁定战场成果——把吃进嘴的顿巴斯、克里米亚用地毯上签字的协议“合法化”。
俄方私下放风:可以接受乌克兰保留主权,但必须“永久中立”,争议领土先“冷冻处理”。 用俄媒的话说:“现在是见好就收的最佳时机”。
泽连斯基却被架在火上烤。 答应普京? 等于承认割让四州领土,最高拉达议员早放话:“签这种卖国协议,总统别想活着出会议室”。 拒绝和谈? 乌国家矿产财富的47%已抵押给美国贝莱德公司抵军火债,再打下去全国资源都得烧光。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一边派密使威特科夫给普京送“和平草案”(内容含承认俄占克里米亚),转头又因“夫人劝说对俄强硬”,宣布继续军援乌克兰——基辅成了大国博弈的提线木偶。
谈判桌上堆满死结。 俄方咬定乌军必须撤出顿涅茨克等四地,乌方坚持要俄军先退回1991年边界。 5月伊斯坦布尔会谈时,双方刚换完战俘就翻脸:俄代表甩出30页停火备忘录,乌代表骂条款“丧权辱国”;6月第二轮谈判好不容易谈妥交换6000具士兵遗体,三天后普京又放狠话“外交失败就打到乌政权垮台”。 三年来十几次和谈,每次停火都成了下一场大战的喘息。
默克尔早就看透这场死局。 2015年她斡旋的《明斯克协议》,如今被自己揭穿“本质是给乌克兰续命的骗局”。 2022年她预言谈判是唯一出路时,就点破关键:“当战争成本远超收益,现实会逼人低头”。 如今俄乌每天烧掉上亿美元,美国贝莱德趁机吞下乌矿产,欧洲被能源危机拖得通胀飙升——赢家从来不在战场上。
7月14日,特朗普宣布通过北约移交“爱国者”导弹给乌克兰,特意强调“费用盟国分摊”。 同日乌克兰国企拍卖清单显示,切尔卡瑟铁矿的采矿权已归入美国基金。而在莫斯科,普京盯着前线捷报,却默默把停火条件又修改了一稿——他知道,这场仗早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