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胆囊切除术,古人是运用什么方法解决胆囊结石的

发布日期:2025-07-13 05:34    点击次数:85

大家好,我是中医郭丽华主任,很多人说胆囊结石化不小,如果真的是这样,古人得了胆结石就坐以待毙了,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

那么古人是怎么治疗胆结石的呢?第一,他们也重视食疗,主要饮食以纤维素摄入为主,像新鲜的蔬菜水果,苦瓜之类的要多食一些,肉尽量少吃。

第二个,从草药上去治疗这个患者,第一味药就是柴胡,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第二味药茵陈,茵陈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作用。再有就是金钱草,金钱草它是微苦微寒的,具有利尿通淋,除湿退黄的作用。还有一些活血化瘀 除湿祛痰的中药,所用药物基本都是入肝经的,清肝疏气,清利肝胆湿热,调节肝脏的气机。

第三,古人还配合着针灸去治疗,他们主要刺激阳陵泉和足三里穴。阳陵泉在胆经上,是胆经的合穴,又是筋会。足三里是在胃经上,都是调理了本经,而且调理了胃。脾胃为后天之本,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

第四,古人还会采用按摩的手法,主要是刺激胆囊周围的经络,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这样一系列的作用,主要是利用了中医中药的理论,调理肝脏的气机,调理肝胆疏泄的功能,这样促进胆汁的分泌,通过胆汁分泌量的增加,化解结石,使胆囊内的结石得以缩小,排出体外。

所以说,在没有手术切胆之前,古人也不会坐以待毙,运用中医中药,加上穴位按摩,以及饮食调整,帮助胆囊结石的排出!

如果您是一个胆结石患者,不知道是切胆,还是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可以把你的详细情况告诉我,我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