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还没开,武汉大学的热搜先炸了,因为它的“双标”开花了。
最近这所百年名校因为两件事被网友吵上了天,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 同样是学术相关的事儿,学校的处理方式简直像换了个剧本。一边是学生被误处分后维权两年,学校发通报、撤处分、追责任,姿态端正得像教科书里的正义使者;另一边却是硕士论文查出一百多处错误,连《离婚法》这种不存在的法律都写进去了,学校却说 "没毛病",学位照发不误。
网友说得妙:这哪是办学,分明是开火锅店搞鸳鸯锅 —— 一边清汤寡水讲原则,一边红油翻滚放辣条。
一边较真到底,一边闭眼放行
先说说肖同学那档子事。两年前不知咋回事,这孩子莫名背上了处分,升学就业全受影响。人家不服啊,整整两年没闲着,申诉材料堆得比考研书还高,据说档案袋都磨出了毛边。好在最后沉冤昭雪,学校不仅撤销了处分,还顺藤摸瓜追究了相关人员责任。
这事出来时,网友都夸武大 "有担当",说这才是百年名校该有的样子。可没等大家的掌声落地,另一桩事直接把人看傻了。
经管学院的杨景媛同学,她的硕士论文《中印生育行为影响家庭暴力的经济学分析》被扒出简直是 "学术事故现场"。咱就说几个离谱的:把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 36.1% 数据硬生生改成 28.3%,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数据减肥呢;更绝的是凭空捏造《离婚法》,咱国家明明只有《婚姻法》相关条款啊;连 "子女数量" 都写成 "了女数量",这错别字水平,怕是高中语文老师看了都得气到拍桌子。
最魔幻的是,这篇论文不光基础错误多,还有网友对比发现,不少内容和 2022 年何晖、王凌林发表的论文高度相似。人家原文里 "每 4 分钟 1 女性遭家暴"" 卡纳塔克邦家暴率 48.4% 居全国首位 " 这些细节,到杨同学论文里全没了,就留下干巴巴的数据。
就这论文,学校组织的专家组居然说 "选题有新意,方法合适,没发现学术不端"。2025 年 8 月,校方大笔一挥:维持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而且 "未要求修改论文"。
这操作直接给网友整不会了:合着在武大写论文,错得越离谱越安全?那些熬夜改格式、为了一个参考文献标注重复检查十遍的学生,怕是要哭晕在自习室。
从 "学术灯塔" 到 "遮羞布批发市场"
网友们扒得越细,越觉得这事透着诡异。
杨景媛同学不仅顺利毕业,还拿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博士录取资格。有消息说浸会大学一度要撤销她的资格,网友都等着看 "学术打假" 大结局,结果校方后来澄清是谣言。更气人的是,这位同学在社交平台炫耀自己保研、法考通过的 "光辉履历",对论文问题却甩锅给 "记者骚扰"" 男生施压 ",甚至说自己" 身心负担过重导致重病 "。
这波操作被网友戏称 "学术甄嬛传",连道歉都透着一股子 "都是你们逼我的" 味道。有知乎博主爆料,她曾偷偷上传过论文修正文件,可学位论文归档后原则上不能修改,这波操作又让大家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撑腰。
对比之下,肖同学维权两年才换来清白,网友难免不唏嘘。有人算了笔账:这两年里,人家可能错过的保研机会、心仪的工作、甚至心理健康的损失,哪是一个 "撤销处分" 就能弥补的?可杨同学论文错成那样,不光顺利毕业,还能继续读博,这公平吗?
更让武大校友扎心的是网友的调侃:"以后武大毕业证得附赠说明书 —— 本学位含水量较高,使用时请自带滤水器。" 还有人说这所百年名校快成 "遮羞布批发市场" 了,好好的学术灯塔,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
要知道,武汉大学从 1893 年创办至今,培养出多少院士学者,樱花大道每年吸引多少人打卡。可现在提起武大,网友先想到的不是学术成就,而是 "挂科也能逆袭"" 文科女友当保姆 "(之前学校宣传博士生时的争议)这些糟心事,再加上这次的论文双标,百年招牌都快被折腾成" 涮锅底料 " 了。
最让普通学生心寒的,是这种 "规则像橡皮筋" 的操作。
有人翻出前几年的新闻,说有学生因为虐猫被取消保研资格,学校说 "品行不端不符合标准"。可杨同学这事儿,论文错误百出还疑似抄袭,怎么就 "品行端正" 了?网友辣评:"合着在武大,虐猫比学术不端更严重?"
现在学生圈里都在传:以后写论文不用太认真,反正错到离谱也可能过;但千万别惹麻烦,不然一点小错就能被揪着不放。这种 "劣币驱逐良币" 的风气,比一篇水论文更可怕。
别让樱花大道飘着学术泡沫
其实网友也不是非要揪着谁不放,大家真正在意的是公平二字。
有人建议武大干脆引进 AI 查重系统,别搞那么多 "专家组评审" 的形式主义。AI 虽然冷冰冰,但它不会看人下菜碟,不会考虑 "影响"" 稳定 " 这些弯弯绕,只认规则。
而规则,才该是大学的底线。
否则,以后校友聚会,别人问:“你是哪毕业的?”
你只能苦笑:“武大。”
对方一听:“哦——武大风格,懂了。”一句话,全剧终。
武汉大学,请记住:你的名字不是“武大郎”,也不是“武大梦”,而是“武汉大学”。
四个字,千斤重。别让一篇“屎论文”,把百年招牌涮成了“涮锅底料”。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