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看到一张照片,郭晶晶穿着简单的T恤和裤子,坐在学校门口一个小板凳上,等着孩子放学。 她身后站着的是她79岁的公公霍震霆,老爷子拄着拐棍,还挺乐呵地看着孙子孙女。
这画面真的有点好笑,但又特别真实。 你说霍家请不起保姆司机吗? 当然不是! 但郭晶晶就是选择自己来。她说过,家里一个佣人都没有,一日三餐做饭买菜都是亲力亲为。
想想真是这样,孩子的第一声“妈”、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这些瞬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郭晶晶曾分享过,她甚至会把孩子擦车窗赚的20块零花钱当作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纯给予。
霍启刚也是妇唱夫随,陪着老婆孩子逛超市、买打折商品,被网友戏称为“省钱小能手”。 他们家孩子的鞋子只要两百块,和普通人家没什么两样。
就连霍震霆老爷子也变了,以前是商界大佬,现在成了孙辈的“超级爷爷”。 去年圣诞节,小孙女霍中怡亲手做了贺卡送给他,老爷子感动得眼眶都红了。
我看到这些就在想,咱们普通人总说“没时间陪孩子”,但其实是真的没时间,还是没把陪伴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 郭晶晶和霍启刚那么忙,都能抽出时间亲自接送孩子,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
记得有一次,郭晶晶演讲时说,她7岁的儿子问她:“别人家坐大奔,咱家为什么开丰田? ”她的回答绝了:“车能开就行,省下的钱能买1000本恐龙书,够你从三叠纪看到人类灭绝。 ”
还有更绝的,霍启刚教孩子“停车场经济学”,父子俩擦车窗按面积算工钱,后视镜5毛、天窗1块,擦完还要写记账本。 2018年还有照片拍到他们3岁的孩子蹲在路边卖二手玩具,小手攥着8块钱笑得很开心。
说实话,我最佩服郭晶晶的是她那种底气。 她曾经说过:“他是豪门,我也是冠军,豪门很多,可冠军没几个。 ”这种自信让她在豪门中依然保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面对香港的社交场合,郭晶晶始终保持自我节奏。有一次媒体拍到她参加珠宝品牌晚宴,曾独自坐在角落看手机,与周围热闹的交谈氛围形成反差。
但她根本不在乎这些,她成立了郭晶晶体育公益基金,带着孩子们在乡村学校挖泳池,晒得黝黑却笑得灿烂。 在霍英东集团的董事会中,她凭借一组体育教育的公益数据,成功说服家族投资建设23座乡村运动馆。
郭晶晶早在2016年就已经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但由于行程冲突,她未能亲自出席当时的颁奖典礼。因此,国际泳联在2025年特别安排了补办仪式,让郭晶晶有机会亲手接过这份迟来的荣誉,为这份荣誉她曾多年坚持与期待。
想想真的很感慨,咱们平时总觉得自己不够有钱,不能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 但看看郭晶晶,她完全有条件给孩子买最贵的东西,却选择给他们最珍贵的陪伴和教育。
有时候我在想,是不是我们搞反了? 总觉得要赚更多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却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缺席了。 等我们有钱有时间了,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我们了。
郭晶晶和霍启刚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无论是豪门还是普通家庭,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父母的亲自参与。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价值排序的问题。
你看霍震霆老爷子,都快80岁的人了,还坚持陪着家人到处游玩。 下山时步履艰难,却紧紧搂着小孙女,眼神里满是宠溺。 这种家庭的温暖,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郭晶晶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很有一手。 她常带孩子们爬山、游泳,培养体魄与韧性。
就连孩子的衣着也很朴素,完全看不出豪门子女的影子。 郭晶晶自己也是经常去地摊淘衣服,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
我最欣赏的是她把家国情怀也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清明节登山时,霍启刚棒球帽上绣着五星红旗,郭晶晶穿着2008年奥运训练服。在纽约时装周,她穿着苏州绣娘定制的中式礼服,腰间盘扣藏着“CHN”暗纹。
说实话,郭晶晶能这么做,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霍家人的支持。 霍启刚就不用说了,完全是“妇唱夫随”的模式。 就连霍震霆也公开表示:“是郭晶晶下嫁我们霍家”。
在霍家的家族合影中,郭晶晶常常站在中心位置,这在规矩繁多的香港豪门中是很罕见的。 但霍家人心甘情愿让她站C位,因为这是她应得的尊重。
想想也是,一个拿了4枚金牌的奥运冠军,确实有资格在豪门中保持自己的本色。 她的底气不是来自婚姻,而是来自自己的成就和实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郭晶晶退役后仍有稳定的个人事业收入,也拥有独立的个人资产,无需依赖豪门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在婚姻中保持平等地位。 有一次采访,在霍家大宅的花园里,霍启刚自我介绍:“我是霍启刚,”旁边的郭晶晶笑着介绍:“我是霍启刚的老婆郭晶晶。 ”霍启刚立马又接了一句:“我是郭晶晶的老公。 ”
看到这些,我真的觉得郭晶晶活出了自己的样子。 就像霍震霆说的:“晶晶这九年没白等,更高兴的是她活成了自己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