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分析:若台海爆发冲突,美应优先打击中国工业以迫使其屈服

发布日期:2025-09-11 04:12    点击次数:164

摧毁工业设施的潜在后果

2025年2月,美国一家专注国防的智库发布了一份名为“台湾执念:美国战略不应押注无法取胜战争”的报告,作者是卡瓦纳和韦尔泰姆。报告里提到,中美一旦开战,成本会特别高,美方的军事、经济和声誉都可能遭遇严重打击。报告还指出,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最大的工业体系,全球供应链都离不开中国,就连美国也是如此。

报告提到,美军在原材料方面很依赖中国,比如镓、钴、钛、锂、镁和稀土这些。特别是镓,它可是高端雷达的关键材料,而中国在这方面的产量可是全球第一呀。美国的F-35雷达用的就是它,没有中国的镓,美军的相关装备可能就会受到影响。

雷达生产暂停了。报告指出,一旦交易中断,美国的能源、通信、运输和国防等领域都可能受到严重冲击,普通居民的生活也会变得难以维系。2023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占了全球的35%,已稳居世界第一。报告还提到,美国近年来不断进行工业空心化,整体生产能力比不过中国。而兰德的分析也指出,如果美军对大陆工业实施打击,风险挺大,可能会刺激中国采取先发核打击的措施。

兰德的分析表明,中国在核态势上发生了变化,拥有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这意味着美方需要调整自己的战略。报告指出,虽然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是引发美方担忧的主要原因,但绝非唯一因素。美国的防务重点报告强调,没有必要为了台湾的战事承受更大的军事和经济压力。核心信息在于,美国的战略不应押注于能够轻易取胜的战争。兰德通过历史案例补充说明,自五十年代起,他们的战略理论就已经开始形成。报告还提到,美军应构建多样化的远程打击组合,以应对不同授权级别的任务。这份国防重点报告刊登在《外交事务》杂志,发布时间为2025年3-4月。报告强调,美国应协助台湾进行“自卫”,采取远距离支援的方式,避免直接卷入冲突。

寻求和平稳定的正确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实力突飞猛进,吸引了大量外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西方一些国家一边享受低成本红利,一边又怕中国崛起,便想设法压制。台海局势成了美国限制中国的工具,但除非美军觉得赢面大,而且没有风险,否则出兵的可能不大。中国的工业体系已茁壮成长,全球都离不开。中美关系正站在十字路口,如果美国用二战时轰炸日本的方式来应对中国,最终可能会自伤其害。美国不断挑衅显得不理智,国家之间的矛盾不能靠拳头解决,得看清局势,放下偏见,增强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道。

中国的军事力量发展,一直是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像红旗-9和东风导弹,让对手心里有点慌,美机也难以穿过拦截。兰德研究报告指出,美军得认清中国的实际情况,别再一味升高紧张,避免情况失控。中国拥有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可能会先击中美国的机场之类的重要目标。其他一些美国智库也都觉得,中美如果开战,代价太大,不划算。全球的供应链联系得很紧密,破坏中国的工业链,也会连带影响到美国的企业。美国看得很清楚,还是要慎重行事,合作才是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