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交社保,老板3个选择:硬扛、耍赖、倒闭!

发布日期:2025-09-02 08:31    点击次数:144

昨天跟一个开小餐馆的朋友聊天,他愁得直叹气——

"现在政策要求必须给员工交社保,我这小店真的撑不住了!"

听完他的话,我心里五味杂陈。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快递"必须送上门"的那档子事儿。

政策初衷是好的,可现实执行起来,真的没那么简单。

快递送上门的"美好愿望"

还记得2023年3月那个《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吗?

当时网上炸开了锅,大家都在欢呼:"终于不用自己跑腿取快递了!"

规定说得明明白白:未经用户同意,不能直接扔到驿站。

我当时也挺兴奋,心想以后快递小哥又要上门服务了。

结果呢?几个月过去了,除了顺丰偶尔还打个电话,其他家该怎么扔还怎么扔。

为啥?

一个字:钱!

你让快递员挨家挨户送上门,时间成本得翻倍。

人家一天能送200件的,现在只能送100件,工资怎么办?

快递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成本上去了,自然就阳奉阴违。

社保强制令的"三重困境"

现在这个强制交社保的事儿,跟快递送上门一模一样。

表面上看是给员工谋福利,实际上很多小企业根本扛不住。

我朋友给我算了笔账,把我都吓了一跳。

就拿上海来说,最低工资才2740元,但社保缴费基数是7384元!

企业每个月要替员工交将近1900块的社保。

再加上员工自己交的部分,一个人的社保支出就要2700块。

什么概念?

你招个月薪3000的员工,公司总成本要5000多!

我朋友的小餐馆,本来利润就薄得像纸片。

现在这一刀下去,直接见血。

企业的"三条生路"

面对这种情况,企业能怎么办?

说白了,就三条路。

第一条:阳奉阴违

刚开始查得严的时候,硬着头皮交。

等风头过了,就开始"花式操作":

少报工资基数,本来5000报成3000;

只给部分核心员工交社保;

把正式员工变成"临时工",工资发现金避免留痕迹。

你以为你在公司上班,实际上连保险都没你的份儿。

第二条:提高门槛

既然交社保成本高,那就挑"值得交的"员工。

现在很多招聘广告都写着:

"有连续社保记录优先"

"自带社保账户"

"临时工勿扰"

就像之前规定不能问女性婚育情况,结果很多公司干脆不招女员工一样。

政策本来是保护,结果变成了"反向歧视"。

第三条:干脆不养人

最狠的招数就是:把员工变成"合作伙伴"。

送外卖的叫"骑手",不是员工;

做家政的成了"阿姨合作社";

装修工、快递员、甚至程序员,全都能"外包合作"。

这样公司只管分配任务,社保?跟我没关系!

员工自己交税、自己交保险、自己扛风险。

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我有个做装修的表哥,以前手下有十几个工人。

自从社保政策严格执行后,他直接把工人都"解雇"了。

现在改成"项目合作制":

有活儿的时候叫大家来干,按件计费。

没活儿的时候各回各家,互不相欠。

表哥跟我说:"不是我不想给兄弟们保障,实在是交不起啊!"

一个工人一个月社保就要两三千,我这小公司哪来那么多钱?

还有我楼下那家便利店,原来有4个员工。

现在只留了老板娘一个人,其他都改成"钟点工"。

每天来几个小时,现金结算,啥保险都没有。

老板娘无奈地说:"我也想给大家交社保,可真的负担不起。"

员工也很纠结

说实话,打工人也挺矛盾的。

谁不想有保障?有病能看,老了有退休金拿。

可现实是什么?

现在社保缴费越来越高,工资却没涨多少。

年轻人算了算账,觉得很不划算:

交了几十年,到时候能拿多少还不知道;

延迟退休政策一出,退休金更是遥遥无期;

有些人交了一辈子,最后拿的还没农村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多。

与其说是"保障",不如说是"负担"。

我一个95后的同事就跟我说:

"与其把钱交给社保,不如自己存起来或者买理财。"

"至少钱还在自己手里,想用就能用。"

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其实这事儿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政策好不好。

而在于能不能落地。

就像当年的环保政策,一刀切关停小企业。

表面上环境好了,实际上很多人失业了。

现在的社保政策也一样。

不考虑企业实际承受能力,强行推进,最后受伤的还是普通人。

小企业倒闭了,员工失业了。

大企业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物价又涨了。

到头来,谁都没得到好处。

我的一点想法

不是说社保不重要,保障当然该有。

但政策制定得接地气,不能光在办公室里拍脑袋。

比如可以这样:

小微企业社保缴费基数可以适当降低;

给企业一个缓冲期,逐步提高缴费比例;

对于确实困难的行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总之,不能一刀切。

既要保护员工权益,也要考虑企业生存。

不然政策再好,执行不下去也是白搭。

写在最后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

老板有老板的难处,员工有员工的苦衷。

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总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关键是要实事求是,不能脱离实际。

就像我朋友说的那句话:

"真正让人安心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能落地的政策。"

你觉得这个社保强制令能执行下去吗?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应对的!

注: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具体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