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规,9月1日起执行!这7种行为别再碰了

发布日期:2025-08-10 00:42    点击次数:189

01

社保强制缴纳时代来了

近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新政,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

该政策中明确:任何签订自愿放弃社保协议无效,若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赔偿。

也就是说,从9月1日起,社保强制缴纳不再是口号,所有用工单位必须为员工的足额、全员、按时缴纳社保。

新政核心传递的信号:

社保合规已成为大势所趋,任何心存侥幸的逃避行为都将付出远超合规成本的惨痛代价。

02

大数据+金税四期,

社保严稽查来了!

从7月开始,社保等非税业务正式纳入税收信用管理,这意味着,社保费全面划转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近日,已有多家企业因社保问题,被推送税务风险预警。

那税务局如何发现企业社保有问题的?

主要从以下4个维度:

1、工资个税申报数据 VS 社保申报基数

金税系统会自动抓取企业每月为员工申报的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数据,与同期向社保系统申报的缴费基数进行逐一匹配,若两者不一致,会出现预警。

比如某员工个税申报是1万元,但社保申报基数却只有5000元,很明显存在问题,税务局会要求企业必须给出合理解释,否则稽查介入。

2、全员全额个税申报人数 VS 社保参保人数

金税系统会比对工资个税申报人数与社保参保人数比对,若差异超过10%,系统直接预警。

3、公户/私户资金流水 VS 工资表/申报数据

税务与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数据共享,意味着金税系统可追踪企业公户及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主要股东等关键个人账户的大额、频繁资金流动。

若发现企业每月固定、大量的向个人账户转账,且备注多为劳务费、报销、补贴等,虽然金额与员工规模匹配,但收款人并未出现在工资表或个税/社保申报名单中,或申报金额显著低于转账金额,也会出现一定的风险。

4、发票、成本费用信息 VS 用工合理性

金税系统还会通过发票、成本费用等信息,判断企业的经营规模与用工是否匹配。

比如,一家常年只有5人参保的小公司,却持续开具数千万的发票,用工人数与业务规模明显不匹配,则企业可能存在虚构业务、或实际用工但逃避社保的嫌疑。

03

社保严监管下,

这7种社保违法行为不要再有了!

社保严监管趋势下,以下七种曾经可能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但如今已成为高危风险点,企业务必立即停止、彻底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