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搭档的“化学反应”:从63军到65军,两位老兵的传奇搭档

发布日期:2025-10-08 13:22    点击次数:114

想要财运亨通,好运常伴吗?那就赶紧加入我的幸运阵营吧!点赞关注,一起迎接好运的到来!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波澜壮阔的史诗中,无数将领的名字熠熠生辉。然而,有些篇章,宛如一曲低沉却充满力量的战友情歌,虽不张扬,却深刻动人。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原65集团军两位主官——军长刘荫超与政委张秋祥的军旅故事,他们“搭班子”的协作,堪称军旅搭档的典范。

从烽火淬炼到将军荣耀:铁骨铮铮的刘荫超

刘荫超这位来自河北唐山的硬汉,17岁便怀揣报国热情,加入了北京军区63军的行列。这支部队,曾在朝鲜战场以铁原阻击战闻名遐迩。在英雄部队的熔炉中,刘荫超如同海绵般汲取知识,又如磐石般锤炼意志。仅仅16载,他便从一名普通战士,一路跃升至团长,成为备受瞩目的青年指挥员。

他的卓越才华并未止步于此。从师参谋长到师长,再到军参谋长,直至晋升少将军衔,25年的军旅生涯,他从一名士兵蜕变为全军最年轻的军级干部之一,这份成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军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63军刚调整为集团军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诬告,将刘荫超推入人生的低谷,他被免职审查,赋闲在家一年。幸运的是,事实最终得以澄清。1986年,他重返部队,虽是平调,但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重新出发的机会。

深耕政治沃土稳健中见魄力:张秋祥

另一位主角是来自河北邢台的张秋祥。14岁便开始工作,17岁光荣入伍,年纪轻轻的他,已然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稳重。在63军的基层部队,他如同初升的太阳,散发出过人的才华与坚定的信念。

入伍仅一年他便光荣入党。凭借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和卓越的领导才能,他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指导员,成长为团政委、师政委,最终执掌63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政委的重任。他深谙部队政治工作的精髓,稳健的性格中更蕴藏着不容小觑的魄力。

搭班子的默契1+1>2的传奇

命运的巧妙安排让这两位都曾是63军的老战友,在1994年,于65集团军再次“搭班子”。刘荫超出任军长,张秋祥担任政委。

张政委初到任时看到办公桌上的一件皮大衣、一本党委议事规则和一本新华字典,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是刘军长对他工作与生活的周到关怀,是无声的支持,更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们携手并肩共同制定部队高科技学习规划,大力推进训练改革,着力培养蓝军部队。在他们的领导下,65集团军的军事与后装训练取得了斐然成绩,多次在军区会议上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刘军长全力支持张政委主抓的政治工作,更是带头学习理论,抓好典型宣传,涌现出一批全军先进经验和基层建设模范连。

在他们的共同带领下65集团军上下拧成一股绳,精打细算,将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提升战斗力,为部队积攒了雄厚的家底。甚至还组织部队跨区域支援大西北的经济建设,展现了人民军队的担当与长远眼光。

那段峥嵘岁月65集团军部队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生动活泼的局面,正是两位老首长默契配合、共同奋斗的生动缩影。

传承与缅怀永不褪色的军魂

1994年张秋祥政委调任兰州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晋升为副政委,成为集团军历史上又一位走向更高领导岗位的共和国中将。

而刘荫超军长则在1996年转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不幸的是,2003年,他因病医治无效,年仅61岁便与世长辞。

两位老首长从63军到65军,一路携手同行,共同书写了军旅生涯的辉煌篇章。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对过去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溯,更是对新一代军人如何锻造强大战斗力、如何传承优良作风的深刻启示。军中搭档的“化学反应”,有时能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继者,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