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汇川区又火了一把!说实话,哪怕是本地吃瓜群众都没想到,广珠商圈的阳光E版KW商业街区一开街,就把年轻人和一家子拖家带口的家庭吸引了个遍。吃喝玩乐、创意创业一条龙服务,这么新潮的玩法,连头发花白的大爷大妈都忍不住跑去看看热闹。
KW商业街区的这个“年轻化社群”IP,是妥妥的“打卡神器”。不信你看,那些个刚入驻的21家特色品牌,超七成是首次亮相本地的年轻创业项目,要的不就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嘛?从餐饮到零售、再到休闲娱乐,几乎可以把一家老小的需求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说是消费场景再升级,但我觉得更像是一个年轻人冲着梦想去花式拼搏的创业舞台。
而且,你别小瞧了这条街的运营模式,那些跨店联动的玩法真是高招。比如说满减券连着消费,亲子活动捆着餐饮折扣,像不像我们生活中买一送一的小套路?这不仅让各家商铺玩起了“抱团打怪”的操作,还有效形成了消费链互补。说白了,就是商铺赚得多,顾客也能觉得自个儿赚到了便宜,双赢得不要太开心!
当然,KW商业街区可不只有这一点“套路”。比如,给创业者减免租金,提供品牌推广和孵化资源,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地方是真的在扶持年轻人创业,实在是诚意满满。街区经理朋斐就说了,他们要打造一个闭环生态,从创意到落地再到扩张,给创业者一个腾飞的机会。听到这话,估计那些刚从大学毕业、兜里揣着几个新点子的年轻人心都要化了吧——干嘛还去996?直接搬过来创业就完了。
其实,KW商业街区的成功背后也离不开汇川区的大力支持。从亮化街头到修剪树木,商务局的这几个操作暖心不说,还间接拉了不少夜间消费的增长。所以说,好的政策带动的不仅是经济,还有社会各层面发展。不少早前打算观望的商家,现在都拍着胸脯表示,这商业街区弄得有水准,能吸引到年轻创业者就抢占了未来的消费风口。
不过,KW商业街区的玩法不仅仅是“流量炸街”,它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三类人群的深度运营细分。从亲子家庭的游玩需求,到学生群体的社交打卡、兴趣消费,再到社区居民的生鲜、花艺配套服务,街区调研透彻,铺展开来的业态各个击中。特别是夜间经济这块,社区居民晚上没事可以火锅撸串解解乏,这波延长消费时段的操作简直就是消费者的大福利。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这条街区跟传统商业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关键就在它探索的“社群化+体验式”的创新转型。以前的商业街,说白了,就是“一摞摊位”大家看谁卖得更好;现在的KW模式,讲究的是轻资产运营和内容上的深度打磨。换句话说,这地方不仅是买东西的地方,更是大家互动交流、产生记忆点的社交场。
开街庆典、中秋促销,你们家孩子抱着玩具不愿走,大人还在火锅店里涮得不亦乐乎,这不就是KW商业街区的魅力所在吗?它不仅盘活了商圈资源,还把年轻人、家庭和社区居民融合在一个空间里,形成了什么叫“城市商业生态的新活力”。
那么问题来了,KW商业街区的未来会不会持续成为爆款,作为商铺能保持这样的联动效率,还是说流量消退后变回普通的步行街?或许,我们做消费者的,还得继续瞅瞅这条街是否能守住初心,为创业者和社区居民真正持续赋能。你觉得呢?这场由消费场景升级引发的剧本,能不能打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