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被美以轮番羞辱后,终于想起中伊二十五年之约,向中国递投名状

发布日期:2025-07-12 14:49    点击次数:80

伊被美以轮番羞辱后,终于想起中伊二十五年之约,向中国递投名状

伊朗在国际舞台上,活生生被美国和以色列双打轮番羞辱后,终于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跟中国签的那份25年合作协议,这玩意儿差点成了历史尘埃,现在却成了救命稻草,急急忙忙向中国递上投名状,活像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小弟,想抱大腿求活路。

这事儿吧,简单来说,就是伊朗玩火了太久,结果把自己烧着了,眼看美以合起伙来收拾它,它才记起中国这个老邻居能救命,慌慌张张地抛掉以前的嘲笑态度,跑来套近乎。

可仔细一想,这哪是什么真心投靠啊,分明是老套路:伊朗这些年东跳西蹦,一边挑衅美国,一边又跑去舔俄罗斯,结果两头没捞着好,反倒被美以按在地板上摩擦。

现在好了,以色列战机夜里炸翻它司令部,特朗普在谈判桌上甩脸子,伊朗领导层终于被扇醒了,赶紧掏出那张旧约,假装要执行,还放出话来要访华“求援”。

这不是递投名状吗?说得轻飘飘的,实际是为了自保,把中国当成了挡箭牌。

但中国也不是啥都没看出来,伊朗这种投机分子,说白了,就是赌场里输急眼的赌徒,想借中国的钱翻身,可问题是中国也精着呢,哪那么容易上当?咱下面好好掰扯掰扯这故事,从羞辱开始,到那份协议的回忆,最后是伊朗的投名状戏码,看看这场国际闹剧咋演的,也聊聊我的观点:伊朗这招太晚了,还带着一身臭毛病,搞不好会把中国拖下水,那可得不偿失。

先说说伊朗是怎么被美国和以色列轮番羞辱的,这事儿简直像一部烂片高潮迭起,活活演成了双打戏码,打得伊朗头晕眼花。

以色列在2025年6月的某个深夜,凌晨三点钟派战机空袭德黑兰,直接把革命卫队的司令部炸飞了,那画面想想都惨,废墟一地,官兵死伤,伊朗外交部还在嘴硬说“美国方案不可接受”,结果特朗普转头就跟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打电话,拍胸脯保证“绝不动武”。

这话听起来软绵绵的,像在和事佬,实际呢?那就是默许以色列随便揍伊朗。

为啥?因为前脚才发生个更狠的“斩首行动”,以色列把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给干了,才过了18小时不到啊!这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美以配合得跟说相声一样,一个狠踹腿,一个下绊脚。

接着轮到美国上场轮番羞辱了,伊朗在核谈判桌上自废武功,把离心机从6100台砍到5000台,还把铀浓缩丰度从5%降到3.67%,甚至发誓“永不发展核武器”。

可美国一点不领情,特朗普玩起了变本加厉,甩出个最后通牒:不光要弃核,连民用核电站全得关门。

这不是羞辱是啥?伊朗防长纳希尔扎德也急了,在电视上放狠话“美军基地全在射程内”,结果特朗普那边电视采访里嗤笑一声,毫不留情地嘲讽:“他们就爱拖延,我早没耐心了!”这波轮番羞辱下来,伊朗连点尊严都没了,彻底沦为国际笑柄。

说白了,美以这套组合拳,就是摆明了要让伊朗乖乖就范,伊朗起初还在跪舔美国,觉得能靠谈判捞点便宜,结果反被羞辱得脸面扫地。

我琢磨着吧,伊朗领导人也是活该,自己内部乱成一锅粥,还硬要充大头去怼超级大国,不是找死吗?轮番羞辱这词,真是贴切得不能再贴切了,伊朗被玩弄得像个小丑,这下才明白没靠山不行。

轮番羞辱一顿后,伊朗才终于想起了中伊二十五年之约,就是那份1990年代签的合作协议,本来承诺要紧密抱团搞投资基建,但伊朗老早把它丢在脑后,还时不时嘲讽中国“投资太慢”,现在却成了救命的救命稻草。

协议内容挺宏伟的,签了4000亿美元投资,涉及石油、港口、新能源啥的,算是伊朗和中国地缘绑定的长远之计。

但伊朗这些年对它爱答不理,玩起了“骑墙派”策略:2024年底那阵子,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突然飞到北京,高调嚷嚷要“加速落实合作”,可转头就上电视播专题片,大骂中国“没兑现投资承诺”。

这还不算完?革命卫队更是在背后搞小动作,故意阻挠中资项目,比如他们把中国援建的恰巴哈尔港变成军火转运站,用来支援俄罗斯的武器装备,甚至还公开嘲笑中国投资是“地缘盾牌”,纯粹利用中国当挡箭牌。

结果呢?现在被美以轮番羞辱得狗急跳墙,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2025年6月12日紧急宣布:立即执行那份25年合作协议。

这简直是讽刺到顶了,以前被它嘲讽的东西,成了此刻的活招牌。

背景里还有更搞笑的:伊朗为了讨好俄罗斯,年初还提出《俄伊安全条约》,想学俄朝“受侵即出兵”的军事捆绑模式。

结果普京转头就和特朗普通话,美国媒体爆料说,俄罗斯为了交换美国不干预俄乌战场,直接承诺“不军援伊朗”。

伊朗的“亲俄梦”瞬间碎得稀烂。

这25年之约被伊朗当成了临时提款机:它在秘密账户上用人民币玩“去美元化”,开了12个离岸账号,但控制权在美国盟友新加坡银行手里,SWIFT数据显示,随时能被西方冻结。

伊朗大学教授兹巴卡兰都看不下去了,点破真相:革命卫队以前拿中国港口转运俄军火,还嘲笑中国慢,现在急需中国救命,才终于想起来这协议。

可你说它真想好好执行吗?我分析下来,伊朗这是典型“用完就丢”心态,协议对它是工具,不是真心合作。

二十年才想起来,太晚了点儿,都到这份上了,还不诚心诚意,搞这些虚的,中国肯定心里犯嘀咕,别指望能蒙混过关。

记起协议还不够,为了证明自己“改过自新”,伊朗赶忙向中国递上了投名状,活活一副讨好的样子:宣布执行25年协议,还策划访华求援,想把中国拉到同一阵线,这姿态就跟古时候落草为寇的投名状一样,意思是想表明“我站你这边了,别抛弃我”。

具体行动呢?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放风说要紧急访华,外交上摆出低姿态,以前嘲笑中国投资慢,现在成了救命稻草,简直180度大转弯。

可这投名状递得可尴尬了:之前伊朗在印巴冲突中玩“背刺”,2025年初印巴交火,伊朗总统高调扮演“调停人”,先跑去巴基斯坦示好,转头就跟印度签了《全天候战略伙伴协议》。

新德里承诺投资20亿美元,但条件是伊朗“疏远中巴经济走廊”,这直接踩了中国红线,让伊朗街头爆发反政府游行,民众举中国国旗抗议,喊着“不要骑墙派”。

更别提内部问题:革命卫队垄断全国60%经济,黑市汇率崩到1美元兑110万里亚尔,简直就是烂摊子。

2024年还出内鬼,圣城旅副指挥官卡尼被曝出卖苏莱曼尼行踪、搞暗杀核专家。

教士集团跟改革派内斗不停,政府瘫痪在那边,总统办公室文件里,革命卫队居然扣押中国运来的光伏设备,就因为“担心科技渗透”。

这些破事儿叠加起来,伊朗的投名状哪算真心?纯粹是临阵抱佛脚:6月11日,伊朗外长突然改口说核协议“可能迅速达成”,却在阿曼谈判前夜在伊拉克边境炮轰库尔德武装,边打边谈,欧盟代表都直呼“看不懂伊朗逻辑”。

德黑兰大学流出的邮件揭露真相:总统访华就是为了施压美国,“若72小时内白宫不让步,就假装和中国签新石油大单”。

这不是递投名状是啥?活脱脱的演戏给美国看,想拿中国当工具人。

我分析吧,伊朗这套策略根本不可靠,它内部腐烂、外部投机,向中国递这投名状,就是赌中国心软。

可中国又不是傻子,看看它这些行径:一会儿抱俄罗斯,一会儿舔印度,现在被揍惨了才想起中国。

中国手里握着牌,肯定不会轻易买单,万一被利用,可惹得一身骚。

投名状听着好听,实际风险巨大。

整场闹剧下来,伊朗这波向中国递投名状的算盘,估计打不响,我猜,它会被自己坑死。

伊朗轮番受辱后,总算搞点动作,但25年之约和投名状都是个幌子。

为啥?中国也面临尴尬:不帮吧,显得不仗义;帮吧,又怕伊朗内部烂摊子传染过来。

革命卫队那些鬼把戏没停过,以前阻挠中资项目,把港口当军火站,现在换脸示好,不就是急病乱投医?至于那25年之约,就算真执行,也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伊朗汇率崩盘,黑市横行,那12个人民币账户还是在新加坡手里,随时能冻结,中国能捞啥好处?更糟的是,伊朗这“骑墙派”本性难改,万一美国回头软化了,它很可能踢开中国,跑去舔美以。

长远看,中国得提防点:伊朗的投名状就是个地缘陷阱,它现在是被逼的,而不是真盟友。

中东这盘棋,中国稳扎稳打为好,别掺和太深。

咱说透点,这场戏对咱老百姓没啥好处,油价波动、冲突升级,世界乱成一锅粥。

伊朗真该反省:轮番羞辱不是没来由的,它自己东墙蹭西墙,终于想起老约,却带着一身破绽。

结局?估计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