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魔幻吗?
杭州人民等桂花,就像我们等一款3A大作跳票。
前脚还在高温地狱里被反复炙烤,吐槽今年的版本是不是忘了实装秋天这个DLC,后脚官方就发公告了:别急,国庆期间,保证给你个大的,保证“满城桂花香”。
这套说辞,是不是有点眼熟?
像不像你苦等了三年的《Project: GodFall》,开发商天天在PPT上画饼,天天吹嘘我们有多少黑科技,结果发售日一拖再拖,理由永远是“为了更好的游戏体验”和“我们在优化一些技术细节”。
然后呢?就在你已经快忘了这游戏,甚至开始怀疑主创是不是已经卷款跑路的时候,他们突然发个公告:兄弟们,下周上线,黄金周准时开服,不见不散。
你是什么心情?是“哇,终于来了”,还是“我信你个鬼”?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桂花这波操作,完美复刻了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游戏延期上线公关。
我们来盘一盘这其中的骚操作,你会发现,大自然的智慧,和游戏厂商的鸡贼,在某些层面,是如此的异曲同工。
1、跳票的“不可抗力”
新闻里专家怎么说?
“前面气温太高,桂花发芽分化就慢了。”
翻译成人话就是:服务器炸了。
你看,这理由多么经典,多么无法反驳。不是我们不想准时开花,是天气不允许,是地球online的底层代码出了BUG,我们也没办法。
这和游戏厂商的说辞有什么区别?
“由于引擎的底层架构问题,我们不得不推迟发布。”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版号审批流程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阻碍。”
“疫情影响了我们的动捕工作,所以角色动作会有点僵硬,啊不,是会延期上线。”
你看,锅永远是别人的,是天气的,是引擎的,是版号的,是疫情的,反正不是项目管理的一坨屎。
玩家能怎么办?你总不能冲到老天爷面前说“你为什么不开空调”吧?你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然后安慰自己,没事,等等就等等吧,慢工出精品。
结果呢?“慢工”确实是慢工了,但端上来的,往往不是“精品”,而是“半成品”。
2.、预热的“小规模测试”
更有意思的来了。
新闻里说,虽然大规模的“公测”要等到国庆,但现在,在“满觉陇”和“植物园”这两个核心测试服,已经有几株早桂“悄悄开了”。
这是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删档技术内测。
先放出一小部分内容,让核心粉丝和路人KOL去体验,去拍照,去发朋友圈。
“哇,兄弟们,我闻到香味了,大的要来了!”
“虽然只有一丢丢,但这香气,纯正!绝对是年度爆款的品质!”
这种操作,成本极低,收益极大。一方面,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让大家对国庆的“正式服”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又给自己留了后手。万一国庆天气又不对劲,开得不旺,他可以说:哎,前几天那一波才是最纯正的,你们没赶上,可惜了。
这不就是游戏厂商最爱玩的“限量激活码”、“主播抢先体验”吗?
先找几个头部主播,给他们一个特供版本,让他们在直播间里大呼小叫:“我操,牛逼!这画面,这打击感,无敌了!”
直播间外的我们呢?像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只能看着主播玩,然后疯狂刷弹幕“主播牛逼”,顺便把自己的期待值拉到珠穆朗玛峰。
(插一句,很多时候主播玩的版本和我们后来玩到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通过制造信息差和稀缺感,来撬动整个舆论场的关注度,用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大范围的宣发。
桂花,属实是把这套给玩明白了。
3、承诺的“史诗级加强”
现在到了最关键的一步,PUA玩家。
啊不,是安抚用户情绪。
专家又出来说话了:“桂花来晚了,但是开得更热闹了。”,“国庆后第二波桂花才是最旺的。”
这句话简直是游戏圈公关话术的集大成者。
潜台词是什么?
“我们虽然跳票了,但是我们加了更多内容啊!”
“这次延期是为了实装一个你们意想不到的全新系统,保证让你们爽到!”
“我们听取了玩家的意见,对游戏进行了彻底的重做,所以才晚了,这都是为了你们好啊!”
这套逻辑,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
它把一个“失误”或者“无能”造成的结果,重新包装成了一个“为了用户体验而主动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你看,我不是开不出来,我是在憋个大的。我晚开一个月,是为了积蓄能量,到时候给你们来一波香气核爆,让你们所有人都高潮。
我迟到,是为了让你更爽。
你听听,这是不是顶级PUA?
玩家的情绪就是这么被拿捏的。一开始是愤怒,然后是无奈,最后在厂商“我们都是为你好”的糖衣炮弹下,变成了“哥哥用心了,我哭死”。
杭州桂花也是这样,高温的时候大家都在骂,现在呢?所有人都变成了“桂香信徒”,拿着手机到处追着那几朵早开的花拍,交口称赞“今年的花苞格外饱满”。
人类的本质,果然是真香。
4、背后的情绪生意
说到底,不管是等桂花开,还是等游戏上线,本质等的都不是那个具体的东西。
我们等的,是一种“确定性”,一种对美好体验的“预期”。
所有的游戏内容,本质都是情绪生意。
而跳票,就是对这种情绪预期的最大背叛。
为什么大家讨厌跳票?不是因为多等几个月就活不下去,而是因为跳票行为本身,传递出了一种极其不专业的信号——要么是项目管理混乱,要么是技术力拉胯,要么就是前期牛皮吹太大,现在根本圆不上。
一个连发售日都无法掌控的团队,你如何相信他们能掌控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游戏世界的品质?
所以,当桂花说“我迟到了,但会更香”的时候,其实是在进行一场豪赌。
它赌的是,最终呈现的“香气”,足以覆盖掉人们等待过程中的所有焦虑和不满。
这就像《赛博朋克2077》,跳了那么多次票,最后端出来一个BUG满天飞的半成品,直接把波兰蠢驴的口碑干到谷底,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但也有成功的,比如老任的游戏,偶尔也会跳票,但每次端出来,品质都远超预期,玩家只会觉得“等得值”。
那么,杭州的桂花,会是哪一种呢?
它会不会像一些PPT神作一样,前期宣发拉满,吊足胃口,等到国庆节大家兴冲冲地跑到西湖边,结果发现……香味也就那样?甚至还不如去年?
谁也说不准。
但至少现在,这场由“跳票”引发的全城期待,已经把营销效果拉满了。
从这个角度看,不管是人是神,还是花花草草,都深谙流量的密码。
至于那些现在还在湘湖挣扎着开放的荷花……它们就像是上个版本末期还没卸载的老游戏。
虽然还有人留恋,还在坚持,但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桂花”这个新版本吸走之后,它们的凋零,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没办法,玩家,总是喜新厌旧的。不是吗?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