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市场的浪潮中,品牌为了脱颖而出,常常会采取各类营销手段,力求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然而,当营销行为与品牌核心价值背道而驰,甚至对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时,所引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场舆论风波,更可能是对品牌根基的动摇。近期,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合作的喜马拉雅山脉烟花秀《升龙》事件,便是一个极具典型性的商业反面案例。
始祖鸟,这个于1989 年创立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户外品牌,凭借其卓越的产品性能,在户外装备领域树立起了专业、可靠的形象。无论是应对极端天气的防水防风面料,还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精妙设计,都使其成为众多户外爱好者心中的“圣地麦加”。2019 年被安踏集团牵头的财团收购后,始祖鸟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加速扩张,业绩蒸蒸日上。其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23%至12.36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1820万美元,同比扭亏为盈。在中国市场,始祖鸟更是通过精准的品牌定位和营销策略,逐渐成为高端、品质与户外精神的代名词,甚至被不少消费者视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
此次始祖鸟选择与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合作,试图通过艺术跨界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影响力,这一思路本身无可厚非。蔡国强以其独特的火药爆破艺术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文化隐喻,能够吸引广泛的关注。在商业逻辑中,这样的强强联合看似能够实现双赢,借助蔡国强的艺术光环,始祖鸟有望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尤其是那些对艺术与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中高端消费者,从而巩固其在高端户外市场的地位,并进一步拓展品牌边界。
但现实却给了始祖鸟沉重一击。当烟花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5500米的山脊上炸响,五彩烟雾在脆弱的高原生态上空弥漫时,始祖鸟未曾料到,这将点燃公众对其环保理念质疑的熊熊烈火。在大众认知中,喜马拉雅山脉不仅是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且至关重要的一环。这里的生态环境历经数千年甚至上万年才形成如今的微妙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植被生长缓慢,动物栖息地极为敏感。而始祖鸟长期以来所倡导的“敬畏自然”“无痕山林”等环保理念,与此次烟花秀在高原上留下的塑料碎屑、对土壤结构的潜在破坏以及对野生动物可能造成的惊扰形成了鲜明的、刺眼的反差。
从商业决策的角度剖析,此次事件暴露出始祖鸟在品牌战略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首先,在项目策划阶段,品牌团队显然未能充分评估此次活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潜在影响。始祖鸟的核心消费群体,是那些对户外有着深厚热爱、对环保理念高度认同的专业户外爱好者以及注重生活品质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选择始祖鸟,不仅仅是为了购买一件功能性的户外装备,更是在践行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寻求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共鸣。而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举办烟花秀,无疑是对这种价值观的公然践踏,瞬间摧毁了消费者长期以来建立的信任。
其次,在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方面,始祖鸟表现得极为迟钝与短视。尽管主办方声称使用了可降解环保材料,并制定了全链条生态保护方案,但在信息披露上却遮遮掩掩,未能及时、全面地向公众展示详细的检测报告与科学依据,无法有效回应公众对材料实际效能、生态影响的质疑。在舆情爆发初期,始祖鸟没有第一时间积极与公众沟通,而是选择沉默甚至删帖,进一步激化了矛盾,让品牌陷入被动局面。这种对危机的错误处理方式,反映出其内部公关与危机管理体系的严重缺失,没有意识到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互联网时代,任何试图隐瞒或敷衍的行为都将被无限放大,对品牌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再者,从品牌定位的长远发展来看,始祖鸟正面临着因过度追求商业利益而导致品牌定位模糊的困境。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始祖鸟在安踏的推动下,加速向高端化、时尚化转型,逐渐从单纯的户外装备品牌向“运动奢侈品”靠拢。限量款、联名款不断推出,门店选址与装修愈发奢华,品牌营销侧重于制造话题与吸引流量。在这一过程中,始祖鸟逐渐偏离了其以专业户外性能与环保理念立身的初心,品牌定位变得虚浮。此次烟花秀事件,正是这种战略偏移的集中爆发,让消费者对其品牌定位产生了严重的困惑与质疑:始祖鸟究竟是一个真正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户外品牌,还是一个仅仅利用自然概念进行商业炒作的时尚符号?
在商业世界中,品牌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更体现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与信任。始祖鸟“烟花事件”警示着每一个品牌,在追求商业利益的道路上,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流量与曝光而迷失方向,忽视品牌核心价值的坚守与社会责任的担当。否则,即便手握数十年积累的品牌光环,也可能因一次短视的决策瞬间崩塌,让苦心经营的品牌信誉坠入难以挽回的危机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