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这次是真把话撂这儿了,一点情面都没留。
他当着一票官员的面,把丑话说得清清楚楚:不管是谁家的部队,只要敢跟在乌克兰屁股后面进场,那就别指望能囫囵个儿地走出去。
这话的分量,可不是什么外交辞令。这简直就是一记重锤,砸在了西方那帮人的小算盘上。
最近,欧美那边又开始动歪脑筋。放出风声说要派北约部队,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维和力量”。说是要亲自下场,监督什么停火。
这套说辞听着冠冕堂皇,想落地?比登天还难。
管你叫啥,来了就打
说白了,俄罗斯压根不吃这一套。什么“维和”,不就是换个马甲亲自下场吗?对这种刷存在感的想法,莫斯科早就把态度亮出来了。
别管你叫什么名字,也别管你打什么旗号。只要你的军靴敢踩进乌克兰的土地,在俄国人眼里,你就是直接下场干架的敌人。
逻辑就这么简单,也这么粗暴。俄罗斯划下的这条红线,就是不许任何外部军事力量插手。尤其是西方,趁早收起那些小心思。
这种寸步不让的强硬,也确实让一些想浑水摸鱼的国家,不得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至于西方搞的那个“志愿联盟”,拉夫罗夫更是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这纯粹就是瞎搅和。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局势乱上加乱。其真实目的,就是拖时间,避免任何真正的谈判。
嘴上喊和平,手里递炮弹
西方的操作就很有意思了。嘴上天天喊着要维护和平,要坐下来谈。手底下呢?炮弹、坦克、导弹,一车一车地往乌克兰送。
他们提议搞什么禁飞区,整各种安全措施。但在拉夫罗夫看来,这就是典型的双标。玩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他认为,所谓的“维和力量”一旦真的进了乌克兰。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西方势力直接在乌克兰划定了自己的地盘。这种情况,莫斯科怎么可能答应?
所以拉夫罗夫把话又重复了一遍:任何欧洲的军事力量,只要越境,立刻就会成为俄军的合法打击目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警告了。
西方的每一次试探,换来的都是俄罗斯更强硬的回应。意思很明白:你敢玩火,后果自负。
想谈也行,得按规矩来
当然,克里姆林宫也没把门彻底焊死。想谈安全保障?可以。但必须按俄罗斯的规矩来。
这个规矩的核心,就是你这个方案得拿到联合国安理会过一圈。光美国点头不算,像中国这样的重量级玩家也必须同意。否则一切免谈。
如果安全保障只是西方用来捆住俄罗斯手脚的工具,或者只是单方面给乌克兰撑腰,那莫斯科绝不会点头。
而且俄国人还强调了一点:这事儿,必须是双方签了和平协议之后才能干。想提前进场当裁判?门儿都没有。
笔者以为
说到底,这场围绕“维和部队”的口水仗,不过是东西方博弈的又一次升级。过去西方各种招数都用过,送武器,画禁区,但结果呢?问题没解决,反而越陷越深。
这盘棋下到现在,就是一场硬碰硬的消耗战。西方还在琢磨怎么加码,俄罗斯则摆出了一副“谁来就干谁”的架势。这场风暴离我们普通人并不远。
油价、粮价、金融市场,哪一样不被牵动着?现实已经很明白了,单方面的拱火、施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当大家都愿意坐下来,把底牌亮出来,各自退一步,才可能找到一条活路。
否则,真到了局势彻底失控那天,谁也承担不起这个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