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喊破嗓子,中方战舰仍原地不动

发布日期:2025-10-08 17:21    点击次数:166

“3.75公里,菲舰嗓子喊冒烟,中国军舰一句‘我在公海’让它原地熄火。”

卡彭斯岛西边那片水,离菲律宾沙滩比北京五环到国贸还近,菲海军一抬头就看见巴彦淖尔号在远处晃,雷达上的光点像邻居新装的监控,心里咯噔一下。他们赶紧把压箱底的何塞·黎刹号推出去,嘴里嘟囔“本土近海被贴脸”,可打开电子海图一看,12海里红圈还隔着老远,人家压根没踩线。舰桥对讲机里,菲军中文喊话带着咖喱味:“这里是我方专属经济区,请立即离开。”巴彦淖尔号回过去的中英文双语只有一句:“中国军舰,享有主权豁免,自由航行。”声音不大,甲板却听得清清楚楚,像把尺子拍在桌面上,量给你看——线在这儿,别瞎指。

菲舰绕了两圈,发现镜头里自家国旗总被巴彦淖尔号的侧舷挡掉一半,记者拍回去没法剪成“压倒式”画面,只能调转船头,把尾浪甩得老高,像赌气的小孩把门一摔。外媒通稿隔天飞出标题“中国战舰逼近吕宋”,却把同一天的美日菲联合巡航缩成一行小字。美军约翰·芬恩号、日本大隅号、菲何塞·黎刹号排成纵队,在巴拉巴克海峡打卡拍照,社交账号刷爆“三国海上兄弟情”。可坐标一拉,那条线贴着南海主航道,离中国驻守的岛礁不过一箭之地,谁冲谁家门口,一目了然。

南部战区随后甩出一句:“外部势力拉帮结派,只会抬高误判温度。”没点名,温度表却直接戳向美舰。田军里大校的发言短短三十秒,把“合法、合理、克制”三个词钉在墙上,对面想回嘴,先掂量自己船位。菲律宾网民在评论区吵翻,一半人喊“美国会为我们撑腰”,另一半贴出阿富汗机场仓皇撤退的照片,“盟友”两个字被放大镜烤得冒烟。马尼拉电视台请来的退役上将直播时支吾:“至少我们获得了国际关注。”主持人追问:“关注能当防空导弹用吗?”老将沉默,把耳机摘了。

白宫发言人被问“是否考虑启动共同防御条约”,回答车轱辘话:密切关注、呼吁克制、支持盟友。翻译过来就是——先等等看,别把我拖下水。日本外务省更滑头,只发通稿“对地区和平表示关切”,连“南海”俩字都没提,担心国内渔协抗议补贴被砍。巴彦淖尔号第二天还在原海域巡弋,AIS信号大大方方挂着,航线笔直,像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的一道杠。渔民直播拍到它跟一艘中国海警船并排走,中间隔着不到一链,默契得像老街坊遛弯。镜头弹幕刷过:“自家院子,遛个弯咋了。”

有人翻出旧账,2016年仲裁案热闹时,美舰也来过,当时中国海军主力在更远的水面集结,如今却能把护卫舰摆到对手视距内,时间差被缩成零。外媒把这称作“反介入常态化”,中文互联网更简单:“你来我走,你停我贴,谁耗不起谁撤。”菲众议院预算案透露,明年国防新增18亿比索,其中12亿拿来修港口,说是方便美舰补给。议员辩论录音外泄,一名议员嘀咕:“修好了,美舰真来常驻,靶子也先是我们。”同僚拿咖啡杯挡嘴:“声音小点,摄像头还录着。”

苏比克湾民间问卷显示,七成商户担心一旦擦枪走火,游客会瞬间归零,把疫情后的恢复期再打回谷底。酒吧老板拍视频吐槽:“我只想卖啤酒,不想当背景板。”视频被狂转,第二天门口挂出新招牌:Beer, no war.北京发布会没有长篇大论,只强调一句话:“南海主权不容谈判,合作可以谈。”翻译给老百姓听:底线寸土不让,生意照做。中国海警随后宣布秋季度巡逻计划,用词平淡,却把时间表排到年底,谁想再搞突袭,得先撞进这份已经公布的行程。

夜里,巴彦淖尔号灯火通明,甲板官兵在镜头里打太极,动作慢悠悠,对面菲舰探照灯扫过来,又不敢直射,只能晃一下赶紧移开,像路人偷瞄健身房里的大块头。美日菲三国接下来还要演,可船期已经露馅:美舰得赶去中东轮班,日本登陆舰年底要回横须贺年检,真正能在南海泡下去的只剩菲方那几艘老护卫。所谓“联合”,先是日历把它拆散。

菲律宾要是继续把国门钥匙递给外人,哪天门被撞坏,修锁的钱还得自己掏。观众席上的我们,搬好板凳就行,下次他们再喊“被欺负”,先问一句:船到底开到了谁家的墙根?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