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股份副董事长王继丽在2025年9月17日至18日这两天,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72.3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7%。此次减持的均价为49.79元/股,减持价格区间在50.28元/股至49.03元/股之间。
完成这次减持后,王继丽的持股数从289.45万股降至217.15万股,持股比例从0.2827%变为0.2121%。这些股份的来源较为多样,包括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的股份、上市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获得的股份,以及个人增持取得的股份。
这并不是孤立的案例。冠捷科技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南京新工投资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南京机电产业集团也进行了减持。新工投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4111.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1%。此次减持后,新工投与南京机电的合计持股比例从18.91%下降至17.999999%,恰好触及了1%的整数倍变动线。
股东减持的背后,往往关联着公司的资金状况与战略选择。山推股份,一家在推土机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的老牌工程机械企业,在2024年底耗资超18亿元收购了关联公司山重建机后,资金链显得紧张。
截至2025年6月末,其可支配的货币资金不足13亿元,而短期债务约有10亿元。这种资金压力部分源于收购,部分则与行业整体环境相关。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和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拉动不足的风险。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山推股份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延长供应商付款周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高达82亿元。同时,公司也计划通过赴港IPO募资来偿还一笔4亿元的银行贷款。
与减持和资金压力并存的,是上市公司为业务拓展提供的担保。东方财富为其全资子公司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提供了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的主债权最高余额为15亿元。
此举是为了确保天天基金与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为期一年的合作协议能够顺利履行。 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为自债务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年。该担保事项在东方财富2024年年度股东会的授权范围内,因此无需再次提交董事会及股东会审议。
投资布局同样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动向。欣旺达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前海弘盛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参与投资了深圳市远致港欣智慧能源产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该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为3亿元人民币,前海弘盛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6000万元,认缴比例为20%。
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聚焦于中国境内运营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的企业。其他出资方包括认缴49%的深圳市新型储能产业股权基金和认缴30%的港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普通合伙人远致储能认缴1%并担任基金管理人。
行业环境对企业的经营有着显著影响。腾龙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9.05%;但归母净利润为9074.16万元,同比减少21.00%,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其毛利率为18.67%,同比下降2.9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47%。这种盈利压力的来源包括客户降价、降本滞后以及高毛利产品销量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比例高达402.7%,体量较大。
与此同时,安泰科技则在“瘦身健体”,集中资源做强核心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亿元。 其难熔钨钼业绩及磁材业务新签合同金额均实现高增,非晶、粉末高速钢业务的净利润也实现大增。“十四五”期间,公司完成了6家公司的退出,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取得成效。
产业结构由“多小散变”逐步向“专精聚强”转变,初步形成了核心业务、成熟业务、成长业务以及未来业务的全产业生命周期的梯次互补发展格局。其对难熔合金和稀土永磁两个核心板块的投资额占整体比重达63.44%,这两大核心业务的收入占比也过半。
中塑股份在IPO辅导期间更换了董事会秘书。原董秘刘小丽因个人及工作调整原因辞职,接任者金伟娜拥有硕士学历,曾任职于中国中投证券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银行部。
中塑股份主要从事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应用于消费电子、储能、汽车、家具家电等行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37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5913.6万元,同比增长3.04%。
太极股份总裁仲恺表示,数字产业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正从传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向数据智能服务商转型。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增长44%,企业端收入达17.4亿元,增幅55%;云服务收入增长22%,数据库业务增长66%。公司是数字政务国家重点平台建设单位,在部委和中央国家机关覆盖率超90%,央企覆盖率超60%。其正致力于打造“一体两翼三引擎”的发展新方向。
在资本市场,资金动向备受关注。腾龙股份在2025年9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6.08万元,而此前9月17日单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达5857.11万元,占总成交额13.45%。近3个交易日主力净流出8158.05万元,近20日净流出高达8.96亿元,显示短期资金面承压明显。股东蒋依琳也在实施减持计划,截至9月2日,已累计减持501.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2%,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
上市公司的重要公告,无论是股东减持、提供担保还是对外投资,都不仅仅是纸面上的信息,它们背后关联着公司的资金状况、行业趋势和战略选择。
当产业资本在特定领域(如储能)加大布局时,当上市公司为子公司提供巨额担保时,当股东选择在特定价位减持时,这些行为本身是否足以作为判断公司未来价值的唯一依据? 在信息纷繁的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又应如何甄别哪些是长期的趋势信号,哪些仅是短期的资金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