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作出关键抉择,引发欧洲强烈不满,声称“触及底线”坚决拒绝

发布日期:2025-10-07 12:49    点击次数:184

真是没想到,在北约一片乱象的时候,印度的一招却让西方都不得安稳!

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起开启了“西方-2025”大规模军演,作为对北约动作的回应,这也算是料中事,但让人意外的是,印度居然也加入了!

九月中旬,北约的32个成员国开展了“东面哨兵”行动,加大了在欧洲东部的军力布置,范围从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一直到南部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作为回应,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当天同时启动了“西方-2025”联合军演,演习内容涵盖了抵抗空袭、反制敌方破坏力量,甚至还涉及到核武器的部署与规划。

大概有10万名士兵、1万套武器装备系统以及超过200艘水面舰艇和潜艇加入了演习,甚至俄军还打算试射“奥列什尼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这种具备核打击能力的武器向西方发出了强烈的威慑信号,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印度这次却只派出了65名军人来参加。

不过,印度的加入倒是让欧洲方面反应挺激烈的。《泰晤士报》说,现在北约和俄罗斯的关系这么紧绷,印度居然派兵去参加俄罗斯的军事演练,这事让人挺担心的。

一名前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大卫·默克尔也指出,印度这次的动作说明他们依然看重和俄罗斯的关系,这让人对未来美印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感到有些担心。

不过那些批评的人似乎忘记了事实,去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金额比前年多了23亿欧元。一直以来,欧盟都是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最大买家。

实际上,近几年美印关系渐渐闹僵。特朗普当总统的时候,对从印度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加了关税,现在累计税率也涨到了50%。

这一切的起点是在7月30日,那天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直言不讳地批评印度的关税制度“最繁琐”。到了8月6日,他又签了个行政命令,理由是印度“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对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额外征收了25%的关税。

印度回应说,美方提高关税“既不公平也不公正,还不合理”,还强调自己在能源安全方面的需求。之后对核桃、杏仁、大豆、酒类等一些美国商品加征了反制关税。为了表达不满,印度还取消了防长的访美行程。

要知道,印度早就习惯用价格实惠的俄罗斯石油好些年了,这会儿突然要它转而购买价格高的石油,无论是谁,都不会觉得高兴。更关键的是,印度还靠着倒卖俄罗斯石油挣了不少利润。

印度和俄罗斯的老关系可追溯到苏联那个时代,那会儿印度一直算苏联的老朋友。在苏联时期,印度都算是苏联的贵宾级别了。苏联不仅以低廉的价格供应印度武器和能源,还在1962年的“中印战争”中站在印度这边给予支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过了苏联留下的政治遗脉,依旧和印度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就算美国要印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印度也宁肯得罪美国,背上那额外的25%关税也不愿放弃和俄罗斯的能源生意。

今年五月头,普京和莫迪还打了个电话,两人都说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是“战略优先”,不管外头怎么闹,两边的合作还得继续。普京还说呀,莫迪亲自来找他帮忙,想让俄罗斯多卖点化肥给印度。

实话说,印度这次参加演习,真是个多赢的策略。一方面,它能借机学到俄罗斯军队在实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向西方传递不满的态度;再加上,还能巩固跟俄罗斯、白俄罗斯之间的老交情。

这次动作也是直接回应了美国的加税措施。八月,特朗普突然对印度实施关税惩罚,指责他们“用俄油给普京的战车添油”。

很明显,印度在美俄之间玩得挺巧,真是一把好牌。其实,这一招还可能一箭双雕呢。印度一直重视俄罗斯的邀请,还亲自加入了“俄白军演”,这让俄罗斯对他们的好感大增。也许在武器和能源方面,印度还能得到更多实惠呢。

同时,印度的动作为自己在谈判中争取了一些筹码,如果美国不珍惜、不重视印度的要求,印度反而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扶持俄罗斯。

只能说国际舞台上,没有什么是真正长久的朋友或敌人。莫迪的“战略自主”也为全球南方的国家们上了一课:在大国的角力中,有时候最不起眼的小角色也能撬动整个局势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