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悄悄成了中国第一大民企
咱们平常印象里,中国的民营企业大佬都是阿里啊、腾讯啊、华为这种老牌子,天天挂在嘴边
咋说,京东一直低调得很,大家都觉得它就专注于电商和物流,挺厉害的
但跟阿里、华为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可是,最近我听说,那个京东,已经连续好几年稳坐中国民企的头把交椅了,咱们的全国工商联刚刚公布了最新排名,京东不只是第一名,还创了个新纪录
你说这公司到底是靠啥能稳稳当当做到这么“牛”
我跟你讲,咱们细细说说
★ 京东登顶,背后有点“硬核”
你想,这次排名,京东营收突破了1.15万亿人民币,比去年多了七百多亿,哎哟喂
你说阿里那帮老牌子也挺牛,但京东一跃而起,甩在它们前面
就代表着京东那套“供应链为核心,自己建物流”的模式
已经达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
说起来,之前我还听人说,京东那种烧钱建仓、养配送员的模式挺“笨重”,利润微薄
根本比不过阿里的平台模式“聪明”
不过,侬想,做事情,走到极致
才是真的能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
京东正是这么做的,才把这块“护城河”筑得水深火热
最关键是这几年,疫情一闹
很多人都说,物流时效和履约稳定性变得
京东这时候就彻底“重估价值”了
可是,光光有营收还不够,翻一翻财报,京东的净利润其实不多,才四百多亿,跟它的规模比起来
说起来,排在它后面的腾讯,净利润就高达两千二百多亿,几乎是京东的五倍多,利润率差异这么大
原因还不是因为京东负担太重
这个“重”主要体这阵子啥
你猜对了,就是庞大的员工队伍和高昂的人力成本
到今年,京东的员工数差不多快要一百万了,你想想,一百万人的队伍,工资、五险一金啥的
光这块每年就得花掉上千亿
这还不算,刘强东那人一直坚持给所有员工,包括快递员、外卖骑手,都全额缴纳五险一金
这在行业里几乎是少见的
说实话,这份坚持让京东每年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挺大,花的钱多,利润低,但你别忘了
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露出来
你想,近百万个家庭靠京东的工作,生活稳定、有保障,这种价值
新战场:京东要跟美团拼了
说起来,京东最近在搞点“新动作”,就是大张旗鼓地想在外卖市场上分一杯羹
侬说,外卖这个生意,未来电商里的“战场”,因为外卖的使用频率那么高
京东觉得,既然平台上砸那么多钱买流量,不如自己亲自下场
于是乎,京东外卖就开始了“闪电战”,招募了15万全职骑手,同样给他们缴纳五险一金
财报一出来,单季度亏了147亿
这种“拼命”似的打法,很多人都觉得很疯狂,但京东自己心里清楚,打这场仗,必须得吃点亏
你说阿里也没闲着,尽管饿了么的市场份额被美团压得死死的,但他们依旧没放弃,靠着淘宝流量,搞点补贴
这场“吃鸡大战”,这阵子变成了“美团、京东、阿里”的“三国杀”
美团那边,线下商户多,用户习惯稳固,利润压力也大,财报显示
京东,碾压式的自营物流体系和履约能力
试图通过高品质服务吸引用户
而阿里,手握淘宝和支付宝的两个巨大的流量池
靠着补贴大战拼个你死我活
就是互联网巨头们的“流量焦虑症”发作了
销量见顶,成本高得离谱,终于想到要深耕“弄到最后一公里”
跟用户的日常生活深度结合
★ 实体制造业,悄悄“荣耀回归”
你还知道伐,除了互联网的“打打杀杀”,在市场另一端
实体制造业也在上演一场“荣光再现”
比如华为,经过几年的“极限折腾”
终于以8620亿营收重回榜单第四
背后,是麒麟芯片的回归,新一代的智能手机和新产品系列一出来
华为那种坚持自主底层技术的精神,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起来,之前营收一度掉到六千多亿,差点就“掉坑”里去了,这阵子又逼近九千亿了,这背后,除了技术突破
再看看,比亚迪也不甘示弱
稳坐国内车企的“头牌”
去年收入7771亿,稳稳站在第一线,再说,已经超越了不少老牌国际车企
在全球汽车销量排名里也冲到了前列
讲真的,比亚迪能这么牛
完全是靠“技术为王”的理念
比如他们的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这些都是自己研发的
打造了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壁垒
比亚迪的崛起,真的是中国新能源车的“逆袭故事”——从“跟跑”变成“领跑”
也是中国制造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 结个尾:科技实体,双轮驱动
你看,华为和比亚迪的崛起
像是给我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无论是互联网巨头,还是实体制造的龙头企业,只要专注于技术研发,深耕产业链
它们告诉我们,光靠“模式创新”已经不够
硬核的“底层技术”才是真正的王道
未来,只有不断突破自我
这股“硬核”力量,正悄悄地在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更高的台阶
你说说,咱们的这些企业,真是越变越“牛”
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在用行动证明:只要心里有梦,脚步不停
真的希望,咱们这些“土特产”的企业,能借着这股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