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解放军攻打台湾岛的态势,特别提到福建舰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最近被详细列出。
台湾这阵子也算是闹腾了一段时间,不过最近又开始有动作了!据环球时报报道,台湾突然发布了一份“大陆军力报告”,内容丰富,涵盖7章、34页,详细分析了解放军“从训练到演习转向战斗”的四种不同状态。
让人注意的是,这份报告里特别强调了福建舰的一个能力,宣称为此感到有点儿慌。
这份报告里说的,是福建舰具备某项特别的操作或战斗能力,说实话,这也是让人觉得挺震惊的。
台媒透露,军力报告里提到,福建舰经过多次海试后,已经能弹射歼-15T、歼-35这些战机,要是和辽宁舰、山东舰搭配着一起出海作战,远洋行动的实力就不一般了。特别是对台来说,这意味着解放军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对台进行打击,局势变得更加紧张。
换句话说,福建舰就像一把悬着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压在台独分子的心头。
谈到性能,航母就像一座浮在海上的坚固城堡,不光能封锁台湾本岛,还能在台岛东边的海域展开攻防行动。意思就是说,台湾当局想把战力调往东部的打算基本算是打水漂了。可以想象,没有防御的纵深保护,台湾岛面对解放军的三艘航母队,根本没有退路,只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
不仅如此,航母编队还能很大程度上防止外来势力插手,还把“台独”头目的外逃路线堵得死死的。从基隆到高雄,所有针对外部的战略运输线,都在解放军的严密监控范围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指出:“这就代表‘台独’分子连逃跑的可能性都被彻底堵死了。”
正因为这样,台湾反而更加担心解放军会随时“由演练、由演习变成作战”。
详细点说,第一种方式就是抵近威慑。解放军各种型号的战机、作战舰只、海警船,还有海上民兵,会在台海周边和外岛海域进行针对性的演练,最近甚至曾进入限制或禁止水域,以及24海里的范围。这种“贴脸式”的演习让台军的防务单位忙不过来,压力挺大的。
第二种状态就是远海布阵。通过联合战备巡逻、远海长途飞行、海空联合训练以及应对外军的演练任务,解放军常年在第一到第二岛链之间部署海空兵力。这些举措不仅模拟对台湾重要军事目标的攻击,还瞄准关键的民用设施,确保对台军事压力一直存在。
第三种模式叫做实弹封锁。在台湾本岛和外岛周围海域设立禁航区,地面、空中和海上的部队进行实弹射击、航道封锁演练以及“反介入区域拒止”的兵力部署。这些演练差不多就是在实战的边缘了。
第四种方式是执法管控。派出海警船,加大对台湾和外岛进出船只的检查力度,实施海上登船查验和扣押行动,还会派海上民兵在台湾附近海域或重点港口外围拦阻进出船只。
对这份报告和台湾的担忧,咱们也得理解他们的心思。毕竟,提到执法管控,还挺让人觉得压力山大,特别是在台湾和外岛这些区域,可能会感到紧张或者担心被限制行动。不过呀,从整体来看,这也是增强海上安全、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种措施,没啥可忽视的。当然啦,要是能多沟通、多理解,也许能减轻一些误会和担忧,毕竟大家的出发点都希望海域稳定,大家都好。
可以说,解放军在“灰色地带”运用战术已经变成了习惯。
跟传统的军事打击不一样,“灰色地带”这种战术就在战争和和平的界限模糊地带晃悠着。它不像直接的军事对抗那么高调,却能在不经意间悄然改变局势。这套手法涵盖军事、经济、信息等多个方面,打得说不准、摸不清,让对方应付不过来。
眼下,“灰色地带”战术逐渐变成处理台海问题的主要手段啦。这也成为岛内智库圈里的普遍看法——大陆正用一种更聪明、花费更少的策略来应对。
关键是,台湾“民意基金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台湾民众觉得如果真的爆发战争,台湾几乎没有胜算。这种信心的下滑,比任何武器都要更令人担忧,更具破坏性。
台湾对“灰色地带”战术和福建舰的动向都挺警觉的,不过说到底,无论他们怎么编排或猜测解放军攻岛的可能,改变不了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两岸统一已成大势。即便他们拼命争取美国帮忙,也没用,解放军会毫不犹豫地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