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张照片惊了!现在初中生腿长到跨整张课桌?
昨天刷朋友圈,我表姐发了张她班级的合影。照片里二十多个穿蓝白校服的学生站成一排,最边上一个男生特显眼——校服裤子裤脚都快蹭到鞋帮了,两条腿岔得能塞下张课桌,后背还是没脱稚气的少年样。表姐配文:"这娃看着跟我闺女一般大,咋腿比我老公还长?"底下评论炸成一锅粥,有猜185的,有说肯定打篮球的,还有个当体育老师的朋友留言:"现在初一新生体检,超过175的男生能占半个班。"
说真的,这两年接孩子放学、参加家长会,这种"身高震撼"我见得不少。上周在小学门口等侄子,看见隔壁班男生抱着足球跑过去,校服上衣系到最上面一颗扣子,露出腰线——那腰细得我闺女看了都羡慕。跟他家长聊两句才知道,孩子刚满13岁,上个月测骨龄已经14岁水平,现在身高178,在班里还排倒数第三。
国家卫健委2023年发布过一组数据,最有说服力。2015年到2022年,我国7-18岁男生平均身高增长了3.2厘米,女生增长2.8厘米。拿我老家县城来说,我上初中那会儿(2000年前后),班里最高的男生也就170出头,现在我表姐家娃读初二,班里最矮的男生都165了。上次家庭聚会,我妈翻出我初中毕业照,指着照片里缩在最后一排的我直乐:"你看你现在多高?你表弟才上六年级,都比你当年高半头。"
要说变化原因,大家第一反应都是"现在日子好过了"。以前家里条件有限,白米饭配咸菜能吃饱就不错,现在顿顿有肉,牛奶鸡蛋当早餐,周末还能下馆子吃牛排。我同事家孩子从小喝进口奶粉,现在上高一,身高已经183,他爸175,他妈160,全家都感慨"基因被营养喂开了"。不过也有明白人提醒,光吃得好还不够——我表姐夫是健身教练,他说现在孩子普遍运动量比我们那时候大,学校操场修得标准,周末还能报篮球、游泳班,骨骼肌肉都得到锻炼,自然长得结实。
当然也有争议。前阵子刷到个视频,说现在孩子个子高是因为"科技与狠活",什么激素饲料、反季节蔬菜全往上招呼。我特意查了资料,正规渠道的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标准,只要不是过量摄入,对人体发育影响微乎其微。倒是之前在医院碰到个营养科医生,他说现在家长最大的误区是"把孩子喂成小胖子"——营养过剩导致性早熟,反而可能提前闭合骨骺,影响最终身高。所以他总劝家长:"别光盯着吃,荤素搭配、早睡早起、适度运动,这三样才是长个儿的黄金搭档。"
上个月陪闺女去买运动鞋,鞋店老板边给她量脚边念叨:"现在孩子脚大得离谱,去年卖得最好的38码,今年40码都算小的。"我看着眼前这双比我家拖鞋还大的运动鞋,突然想起自己13岁时穿的34码布鞋。时代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把我们的童年记忆压缩成照片里的瘦小身影,又推着现在的孩子踩着更坚实的脚步往前跑。
你说这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啥?营养好了个子高了,可现在的娃负担也没轻啊,作业写到十点多的比比皆是,也不知道这身高是吃出来的,还是压力催出来的?不过看着小区里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总觉得这大概就是日子越过越旺的劲儿——一代更比一代强,大概就是看着这些孩子,最实在的体会吧。
内容调用资料信息网站名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2023年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