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洲杯悲情一幕,世界第1人口国全败出局,无缘8强?

发布日期:2025-08-12 20:33    点击次数:116

男篮亚洲杯小组赛尘埃落定。

印度队三场比赛全部败北,带着零胜的战绩黯然离场。

这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在世界篮球版图上依然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小组赛最后一战对阵沙特,印度队的表现就像他们整个赛程的缩影。

第一节还能和对手打得有来有回,单节拿下25分领先1分。

第二节突然崩盘,单节只拿到6分,被沙特一波21-6打得找不着北。

最终59-84惨败,整场比赛就像坐过山车,先扬后抑。

回顾印度队的小组赛征程,第一场对阵约旦原本有机会。

加时赛惜败给对手,算是打出了气势。

等到碰上中国队,实力差距太大,输得毫无脾气。

最后这场生死战,又被东道主打得溃不成军。

三场比赛下来,印度队暴露出的问题很现实——经验不足,关键时刻顶不住。

这支印度队其实已经是国内顶尖水准。

为备战本届赛事,他们提前三个月就开始集训,还专门赴欧洲拉练。

主教练是塞尔维亚人托多罗维奇,曾经执教过黎巴嫩国家队。

如此准备,足以见得印度篮协的重视程度。

印度篮球这些年投入不小。

2017年创办的职业联赛EBL,现在已经发展到10支球队。

今年开始,联赛还引进了三位外援规则,试图提升整体水平。

国内篮球氛围也在升温,去年FIBA3x3亚洲杯上,印度男女篮都拿到了参赛资格。

人口多不等于体育强。

印度在奥运会上长期徘徊在奖牌榜中下游,三大球项目更是常年缺席国际赛事。

国内板球运动一家独大,其他项目获得资源有限。

篮协每年的预算,和欧美强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体育发展离不开青训体系。

印度全国两千多所体育学校中,专门培养篮球人才的不到五十所。

选材面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国内联赛虽然年年办,但大多数球队连专用训练馆都没有。

更多时候只能租用学校场地训练。

对比同组对手,中国的篮球人才培养体系已经运转多年,CBA联赛经营得有声有色。

约旦虽然国小人少,但靠着归化球员和西亚篮球传统,始终保持着竞争力。

沙特最近两年大幅增加篮球投入,规划了多位美国外援。

印度男篮这次亚洲杯并非全无收获。

小组赛第一场差点掀翻约旦,证明球员们有和亚洲二流球队掰手腕的实力。

年轻球员阿萨纳约场均13.7分4.3个篮板,已经引起了一些海外俱乐部的注意。

篮球在印度的普及度确实在提高。

德里等大城市的街头篮球场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把篮球当成板球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只是从群众基础到竞技水平,还需要更专业的体系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