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建的全球最大火电站:一年发电超330亿度,税收近20亿

发布日期:2025-08-04 19:16    点击次数:77

过去几年,我国的火力发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全国第一大火电站的座次也从大唐托克托火电站变成了宁波北仑火电厂。

不过,北仑第一大火电站的宝座也不会坐太久,广东华厦阳西电厂7、8号机组将于明年末投产。它的总装机容量高达7480MW,项目竣工后,阳西电厂也将成为全球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燃煤发电厂。

阳西电厂建设史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电力消耗大。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非常适宜发展核电、风电、火电等多种形式的电力供应基地。2007年4月,华厦阳西火电项目获发改委核准,并于同年6月开工建设。

根据规划,该项目投资金额达32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装机容量640万千瓦,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策略,明确建设4台60万千瓦和4台100万千瓦机组,建成后将成为粤西乃至广东重要的火力发电基地。与此同时,依靠输出的电力,每年可实现16亿元的税收。

阳西电厂由广东省珠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溪头镇。火电站运营所需要的煤炭主要依靠海运,为此,还新建7万吨级卸煤泊位1个,可靠泊6.5万吨到8.5万吨的轮船,整座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600万吨。

两台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1、2号机组率先于2009年9月及12月实现商业运行;3、4号机组则分别在2013年10月及12月并网发电。一期工程不仅为广东电网新增240万千瓦骨干电源,更同步配套高效静电除尘、烟气脱硫和污水处理设施,至此,阳西电厂初具规模,成为粤西电力供应的重要支点。

电厂真正迎来技术飞跃与规模扩张是在二期工程。2019年,二期首批机组——5、6号机组(2×1240MW)建成投产。这两台机组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们是全球首台单机容量达124万千瓦的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技术层面实现重大突破,在参数、容量、模块设计上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关键部件通过自主研发与二次创新获得多项专利,国产化率突破90%。同时环保性能卓越,同步配备低低温省煤器、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及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实现了烟气“超低排放”和废水废渣“零排放”。

至此,阳西火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已超5200MW,每年的发电量突破200亿千瓦时,跻身我国前五大火电站之列,为后续冲刺全球第一奠定基础。

火电扩建登顶榜首

2022年成为阳西火电站新一轮扩张的关键时点。在发展新一代煤电建设政策背景下,阳西电厂7、8号机组(2×1240MW)项目于当年10月获批,11月即火速开工,成为广东省8000MW煤电项目中首个获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99亿元,继续选用上海电气集团生产的124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单台机组年发电量超60亿千瓦时,延续高国产化率与环保高标准路线。

按当前规划,7、8号机组将于2026年12月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也将跃升至748万千瓦,超越宁波北仑电厂734万千瓦装机容量,成为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燃煤发电厂。7、8号机组设计一度电煤耗270克,这意味着,1.1公斤煤可以发4度电,而目前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度电煤耗是305克左右。阳西电厂发电效率的提升,折射出了中国火电行业技术的日益精进。

阳西火电站的经济贡献同样惊人,全部机组发电量超330亿千瓦时,年产量超150亿元,税收近20亿。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就业,每日还源源不断地向粤西和珠三角地区输送稳定的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