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战只是幌子?伊朗36架歼-10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

发布日期:2025-07-14 14:12    点击次数:128

伊朗与沙特,这对中东的宿敌,最近在中国战斗机的采购上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力。

事情的起因是一则消息:伊朗已经敲定采购36架歼-10CE战斗机的计划,还对未来引进多达400架中国战机跃跃欲试。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热潮,沙特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管。

沙特媒体更是迫不及待地透露,经过紧急商议,它们准备花60亿美元抢购80架同样是歼-10CE的飞机,交付时间还要早于伊朗。

这是为何?

对于伊朗来说,战机采购的需求早已迫在眉睫。

其原定计划购买的苏-35S战机因俄乌战争导致交付延迟,而以色列的F-35I战机则让其面临更为直接的威胁。

不想当咸鱼,伊朗只能把眼光转向了中国。

歼-10CE作为国产战机,不仅有着出众的战绩,还能快速交付,完美适配伊朗的急迫需求。

根据军事观察人士的说法,伊朗的军方对当前空战表现并不满意,计划用搭载强化相控阵雷达和霹雳-15E的歼-10CE来对抗以色列的F-35I。

为了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伊朗还打算引入空警-500E预警机。

在这一背景下,歼-10CE可以说成了它们的新救星。

历史上,伊朗对中国的军购并不是一帆风顺。

其早在2015年曾提出采购150架歼-10C,结果没能谈成。

如今,条件不同了,岁月催人。

伊朗空军紧依赖老旧的F-5和早期型号米格-29,面对现代空战的需要,歼-10CE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选择。

中国的反隐身雷达技术同样引起了伊朗的关注。

他们最近成功击落以色列无人机的事件,更是坚定了构建中式防空体系的决心。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伊朗在这一领域的尝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与此同时,沙特的焦虑感也在加剧。

长期以来,它们认为要稳固在中东的军力地位,当然盼望着美国的F-35能够如期交付。

在多次求购计划中,沙特不仅花费了巨资,结果却因所谓的技术泄密担忧被拒绝。

此时,面对伊朗的军力提升,沙特难道能坐视不管?

沙特的快速反应显示其紧迫感从未减退。

面对可能失去的优势,沙特深知若不赶快引进先进战机,未来可能会被自己的敌人拉开距离。

F-35的漫长等待似乎让沙特意识到了,先找个新盟友才是对策。

中国战机生产线的丰沛与便捷,成为了沙特转身的最佳选择。

在这一过程中,有趣的是,沙特也瞄准了歼-35隐身战机。

其单价仅7000万美元,相比F-35的价格,简直是半价诱惑!

以沙特690亿美元的军费规模来看,投入5%便能迅速组建一支现代化空中编队。

这样的机会岂能轻易放过?

不可否认,伊朗和沙特的军购博弈正在成为中东格局的关键转折点。

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参与无疑为双方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旦这笔交易落实,或许会引发中东地区更多国家的跟风,导致一种新的军备竞赛局面。

尽管表面上看,伊朗更急于列装新的战机,但沙特的焦虑同样在加剧。

两大对手都在为更大的战略利益而全力以赴。

当前的局势让人不禁想,国际市场是否将迎来一场新的军备潮?

这场激烈的军购博弈,将是不断加速的局势演变!

未来中东的平衡是否将被打破,或者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力量分配,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局势依然在变化,关注这一动态,无疑是探索全球军工市场脉动的重要窗口。

这场围绕中国战机的博弈,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