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没有群众条件是很难占领中心城市的,也是很难消灭敌人的

发布日期:2025-07-10 17:34    点击次数:82

【跟着《年谱》读《毛选》(008)】《必须注意经济工作》(2)

红一军团取得文家市大捷

1930年8月3日,毛泽东在奉新获悉湘军何键部在湖南追击红三军团,和朱德发布命令,令红一军团先取浏阳,进略长沙。

8月6日,在奉新城和朱德发布命令,令总部直属队与第三军随革命军事委员会于十日进驻宜丰城。七日,得悉红三军团已于七月二十七日进占长沙,随后撤出,决定红一军团继续西进,向红三军团靠拢。

8月10日,在宜丰毛泽东和朱德发布红一军团命令,规定所属各军于十五日以前到达万载县城集中。

8月18日,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总部直属队到万载县黄茅市(离湖南浏阳文家市三十里)。得知追击红三军团的何键部第三纵队四个团已进至湘赣交界的文家市、孙家塅一线,态势较为孤立。为援助红三军团和消灭敌人主力,和朱德发布红一军团进攻文家市的命令。

8月19日,在黄茅市以中共红一军团前委书记名义致信赣西南特委转闽西特委并转中央,报告红一军团北上经过和军事行动计划,提出“在此革命局面日益紧张的形势下,扩大红军是非常紧迫的一件事”,望特委将原来决定充实第一军团的三万人,在九月中旬至少要有一万人送到平江、浏阳。

8月20日,红一军团主力突然向文家市何键部第三纵队发起猛烈攻击,经过三个多小时激战,歼灭其三个团、一个营及一个机枪连,击毙纵队司令兼旅长戴斗垣,俘官兵一千多人,毙伤约一千人,缴获各种枪一千五百余支(挺)。这是红一军团建立后所取得的第一次大胜仗。

成立红一方面军,决定再攻长沙

8月23日,毛泽东和朱德率红一军团抵达浏阳永和市,同由平江长寿街南下的红三军团会合。两军团前委举行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统一军事指挥的指示,会议决定将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合编为中国红军第一方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共三万余人),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成立中共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同时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委员会,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政权,毛泽东任主席。

随后,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讨论中央关于再攻长沙的指示和红一方面军的军事行动问题。毛泽东对中央的这个指示提出疑问,预计长沙不易打下。由于总前委多数人主张立即再打长沙,毛泽东和朱德同意先试一试。会议决定,再次进攻长沙。

8月24日,致信中共赣西南特委、闽西特委并转中央,报告红一军团在浏阳文家市作战的胜利,以及在永和市同第三军团的会合。指出浏阳之敌“被我军消灭了四分之一,尚有四分之三在进攻中,这是何键部队的主力,把这些东西消灭了湖南政权就到了手了”。要求赣西南预备军须在信到半月内选一万人到长沙,信到一月内再送二万人。望中央指示夺取武汉意见。

同日晚,和朱德发布命令,令红一方面军分三路向长沙推进,消灭何键部队,进占长沙。

8月29日,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在武汉召集的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结束。会议策划合力对湘、鄂、赣三省红军和苏区进行“围剿”,确定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个苏区红军的总方针。

第二次围攻长沙失败

8月30日,获悉敌军企图袭击红军侧翼,同朱德发布命令,令红一方面军“先诱歼该出击之敌,然后乘胜进攻长沙”。次日,又令红一方面军“诱歼敌军于其工事之外,然后乘胜攻入长沙”,并部署部队在夜间向敌军阵地佯攻,诱敌出击。9月3日,红一方面军在长沙城南,对沿着猴子石出击的何键部两个旅,发起猛烈进攻,将敌军驱至湘江边上,击毙的和落水致死的七八百人,俘虏千余人。

9月10日,在诱歼敌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鉴于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攻城心切,有的领导干部也主张再攻长沙,同朱德发布红一方面军强攻长沙的命令,定于当晚八时向敌人阵地进行总攻击。红军向敌军连续多次发起攻击,前仆后继,激战至十一日拂晓,仍未能突破敌军阵地。这次总攻,红一、三军团都遭受较大损失。

9月11日,在强攻长沙失利后,毛泽东主张撤围长沙。当时获悉驰援长沙的国民党军李宗仁、张发奎部已到湘潭,红一方面军总部立即开会决定红一方面军从长沙撤围。

9月12日,和朱德发布撤围长沙、进占萍乡、株洲等处待机的命令,第二次围攻长沙遂告结束。

总结经验教训

9月13日,毛泽东随红一方面军总部到达株洲。主持召开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议,初步总结红一方面军围攻长沙的经验教训。会议决定红一军团攻取吉安,红三军团略取峡江、新干,并先在萍乡、醴陵、攸县三县解决方面军的给养问题。

9月17日,毛泽东在醴陵以中共红一军团前委书记名义给中央写报告。报告着重谈二打长沙问题,指出:

围困长沙十六天,大战数昼夜,战线延长三十余里。九月三日将敌之出击部队完全击溃,从此缩入战沟,不敢出来一步。到九月十日我军第二次总攻不得手,九月十二日始决议向萍醴撤退。把敌军三十团以上的威风完全打落,使之不敢正眼看我红军,同时给全国以颇大影响,则是这一次战争的胜利。

并说:“这次战役是自有红军以来第一次大战,因此我军死伤也不小。”报告列举攻打长沙不克的原因为:

敌军主力未能消灭在筑工事之前,敌退入城壕有余力守城;群众条件不具备,城内无工人、士兵暴动以为响应;红军的技术条件不具备,没有重炮、无线电等。

报告强调指出,“没有群众条件是很难占领中心城市的,也是很难消灭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