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我操,我还真没想到吴梦洁会有这么一手。看她那发的朋友圈,笑得跟个小姑娘似的,竟然还敢晒自己钩的小饺子?你说这不装可爱不行了吧。关键是,这还不是普通的手工活,是半小时极限完成的!!半小时钩完一个饺子,我还以为的确是范冰冰的剧组带货现场。結果人家居然还能在飞机上顺手把那点儿时间用来钩个小饺子,送给偶像,真的让人怪不得佩服。
今天这个娱乐圈的事情多到让我烦,都快分不清在哪儿发作。说句实在话,明星都很“勤快”,但大部分都是真的没事找事做。你看看吴梦洁那条动态,主要内容就是“我第一次半小时钩饺子送偶像”,这让人怎么看都觉得像一件小事变成了一个“人生巅峰”。你说这有什么意义,不就是个手工礼物?不过我们也得承认,普通人如果能把那点爱心投进去,也难不倒朋友圈点赞的奔跑。可关键在于,这玩意儿让公众看到,却瞬间变成了“偶像粉丝的肉搏战”。
我昨天还正刷到一个调查,偶像粉丝的心态跟普通人其实没差别。有人说“越在意越受伤”;有人说“看得越仔细越觉得矫情”。但我告诉你啊,粉丝要真是理性的,那都不用发朋友圈,什么PR稿子都能写得云淡风轻。可谁都知道,粉丝们最喜欢的还是那种“我为你做点小事”的感觉,一点点“亲密感”就能激起他们的高潮。这次吴梦洁这个一小时手工钩饺子成功送到偶像手上,估计不光是粉丝看到会欢喜,后台也得在暗暗刷锅。
这种行为其实比拼的是“你敢不敢走得更远一点”。谁都知道明星的生活其实挺单调,无非就那样,训练、比赛、长相、发型,还有粉丝的疯狂围攻。然后呢,她用个半小时手工制作个小饺子,送偶像,也算是给自己加点点存在感。好像说:“我很努力,我有心。”可你得知道,粉丝们都是真钱的驯兽师,能让她的心情保持满格的,也许没有她自己想象的那么“纯”。
你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微妙的“表现”。她把送礼变成一种仪式,让粉丝们觉得“偶像也是普通人,也会喜欢你做的小东西”。问题在于,这种“送礼”其实更像是一场秀。秀自己手巧,秀自己懂情感,结果呢?谁也看得出来,这背后夹杂的不仅仅是纯粹的善意。
我一直在想,这种“极限半小时钩饺子”,是不是已经成了新型的“娱乐产品”?不是说娱乐圈没有真情,问题是很多心思不是用在真正的成长或是努力上,而是用在制造这些微笑和感动的场景里。粉丝们爱看的,就是那种“偶像和我很近很近”的感觉,不管是不是靠钩针堆出来的。你说这事,都谁在背后算计?到底是真心还是一句“我怎么突然后悔没在飞机上顺手钩个饺子给我的偶像”。
而且,现在的明星,哪怕是一个手工活都要“刷存在感”。不信你看,昨天某明星发了个“收到粉丝送的手工花”,点赞量瞬间破了几个亿。你说这是真情流露,还是“买了个金句”混日子?反正我觉得,这个圈子越走越像个“秀场”。都在比谁更“贴心”,谁更“接地气”。吴梦洁的半小时饺子,不就是这个玩法的缩影吗?你还真敢说,自己手巧,心细,就是真心表达?这些事儿多了之后,谁还能辨别真假?
不过不得不佩服,粉丝们的耐心。你在直播间点个关注,说不定那个明星都在偷偷看着你,心里想着:“我今天再不发点感人的东西,粉丝们就要弃我而去了。”这场游戏,谁赢了?其实都没有赢家,只有不断抬高自己的“热度”罢了。你要告诉我,谁会因为一个钩饺子的事,挖掘出真正的友情或者爱情?还是说,到还是得靠这些点点滴滴的“心意”和“仪式感”来保持呼吸。
想想都觉得搞笑,明星们逼自己很累都没办法突破那种“看到粉丝开心、自己心里暖暖”的最低门槛。而粉丝们,除了爱,更多时候是忙着“消费”那种“我很在乎你”的感觉。你说这是不是一场无限循环的魔咒?一直在制造“感动”,但实际上回头一看,真心的东西少得可怜。总归一句话,这个圈子这么操蛋的操作,粉丝还能买账吗?还是看着只会钩饺子的吴梦洁,偷偷在心里骂:你这半小时,不会真还有个“钩饺子大比拼”吧?
这种“微妙的娱乐生态”,是不是平台都知道,利用粉丝的“情感脆弱”在放大?我觉得,现在的“明星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感情工厂”。今天看到这事,心里就是一阵憋屈。这玩意儿真能算一种“表达”?可能只有偶像才觉得这是“心意”,粉丝们觉得你这长得漂亮、会钩饺子,才是“幸福的归宿”。可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么操作,粉丝真不翻车?还是说“攒点人气,有没有底线都不是关键”?这事真就这么过去了?操作一份,明天又会有下一次。也就看谁还能在这场“手工秀”和“心意秀”里,撑到最后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