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固态电池赛道的公司,2025年中报净利润翻倍,业绩非常亮眼

发布日期:2025-08-09 05:36    点击次数:167

。。。。。

固态电池是新一代革命技术,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寿命方面显著优于液态电池。目前,半固态电池已经步入产业化期,处于进一步商业化的关键节点。对此,有业内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空间将超3000亿元,2025年至203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78%。

A股市场方面,固态电池是近两年市场的主线热点。而根据最新公布的中报业绩,固态电池赛道的9家龙头公司,净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业绩非常不错。

第1家:索通发展(603612)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5亿元至5.4亿元,同比增长1335.37 %至1622.45 %;扣非净利润4.5亿元至5.4亿元,同比增长300.39 %至380.47 %。

公司通过联合研发和自主研发等方式,对高能量密度新型负极材料进行持续研发,其中硅基负极材料是下一代负极材料重点布局方向,主要适配于固态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建设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首期5万吨),为固态电池材料量产提供支撑;已进入宁德时代等头部电池厂商供应链,有望借力客户推动固态电池材料商业化。

第2家:杉杉股份(600884)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6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810.41 %至1265.61 %;扣非净利润1.3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长443.79 %至715.68 %。

公司拥有“硅基、硬碳”等固态电池关键负极技术,开发专用石墨、硅碳、固态电解质复合负极,攻克界面稳定性等难题。本期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业绩增长和偏光片业务的稳健运行。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毛利率及盈利能力同比显著提升。偏光片业务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销量同比提升。

第3家:利民股份(002734)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6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719.25 %至782.27 %;扣非净利润2.47亿元至2.68亿元,同比增长770.37 %至884.37 %。

公司是全球最大LiFSI(适配固态电池电解质)供应商,2025年产能2万吨,产品进入三星SDI、宁德时代等测试体系;国内唯一量产全固态电池用PEO粘结剂,布局高纯度丁二腈等辅材,技术覆盖电解质、粘结剂等关键环节。

第4家:中科电气(300035)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2亿元至3.01亿元,同比增长235 %至335 %;扣非净利润2.43亿元至3.13亿元,同比增长175 %至255 %。

公司主营业务为锂电负极业务以及磁电装备业务,锂电负极材料领先企业,研发4200mAh/g硅基负极,适配高能量密度需求,参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建成硅碳负极中试线,产品进入客户测评。

第5家:豪鹏科技(001283)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0.9亿元至1.02亿元,同比增长228.03 %至271.77 %;扣非净利润0.7亿元至0.82亿元,同比增长308.80 %至378.88 %。

公司已完成开发的半固态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950Wh/L(循环寿命>500周),并通过针刺、过充等极端安全测试。针对全固态电池的固-固界面难题,公司创新提出“自适应键合作用”技术,利用大分子官能团的动态键合特性,在零加压条件下实现界面稳定,该技术开发项目正稳步推进。

第6家:远东股份(600869)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2.0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0亿元至1.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并启动市场推广,全固态电池处于小试样品阶段;规划布局大圆柱电池搭配固态体系,满足高倍率、高比能的需求。

第7家:有研新材(600206)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14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长179 %至240 %;扣非净利润1.0亿元至1.28亿元,同比增长249 %至347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子薄膜及贵金属材料、稀土材料、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在固态电解质原材料方面有所布局,目前处于研发有一定突破后的小试阶段,同时配合国内外客户进行验证或小批量供货。

第8家:上海洗霸(603200)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0.99亿元至1.18亿元,同比增长136.47 %至181.85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组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持续推进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成进程,突破水稳定性固态电解质、硅基负极等核心技术,购得特种固态电池专利;建成十吨级电解质粉体产线并扩产,开发多代高比能固态电池。

第9家:中材科技(002080)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8.4亿元至10.4亿元,同比增长80.77 %至123.81 %;扣非净利润6.7亿元至8.3亿元,同比增长186.13 %至254.47 %。

公司子公司中材锂膜的湿法及涂覆隔膜适配固态电池需求,客户涵盖头部电池企业;已完成半固态电池隔膜配方开发与上机试验,推出固态电解质涂覆隔膜,技术储备领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有些并不是固态电池业务大幅增长导致的,有些则是2024年同期的基数非常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码字不容易,请点一个赞!)

#热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