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防大臣澳洲登舰放狠话,台海局势暗流涌动

发布日期:2025-08-06 10:09    点击次数:105

英国国防大臣澳洲登舰放狠话,台海局势暗流涌动

七月的伦敦天气总是阴晴不定,刚下过一场雨。地铁站口的报童吆喝着新一期《泰晤士报》,头版又是一张“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停靠在达尔文港的照片。说起来,这艘航母这几年真是成了英国人的骄傲和笑柄并存——服役不到五年,光是在船坞里躺平就超过一年,小毛病不断。可这回它还是被派到了亚太,说是要参加什么“护身军刀2025”联合演习。

其实英国人自己心里也清楚,这阵仗更像是在刷存在感。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外公还在青岛造船厂当学徒时,总爱讲起小时候见过的大英帝国老军舰,“那会儿鬼佬横着走”,他总这么说。但现在?早不是那个能让半个地球都用英镑买单的时代了。

航母一到澳大利亚,约翰·希利大臣便迫不及待跳上甲板,对着镜头夸自家海军如何威武,然后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台海。他嘴里念叨的是“维护和平”,但谁听不出来那句“如果有事,我们准备参战”的弦外之音?现场有几个澳洲官员本来正低头摆弄手机,一听到这里倒也没搭腔,只装作没听见。

隔天,《卫报》编辑部开例会,有个专栏作者小声嘀咕:“我们这是又要玩殖民地剧本吗?”没人接茬,大伙儿都知道,如今中国早不是百年前任人宰割的小羊羔。这些年,中国自己的福建舰、山东舰陆续下水,那气势和装备可比旧时租界里的破铁皮巡洋舰强多了。我舅舅去年去上海出差,还特意绕道去看了一眼黄浦江边的新型驱逐舰,说那叫一个壮观,比他小时候在青岛港看外国货轮进出震撼多了。

说回威尔士亲王号,其实从数据上就能看出端倪:6.5万吨排水量,被媒体吹成历史最能装飞机的航母,但实际上只能带24架F35B和10架直升机。而福建舰满载8万吨,可以带将近30架歼20,还有更多配套直升机。如果真碰面,不用打嘴炮,高下立判。我大学同学老李原来就是搞军事研究的,他曾经调侃:“英国这些年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喜欢怀旧。”还真是不假,从唐宁街10号到牛津酒吧,无论聊啥最后都得扯回维多利亚女王时期。

今年六月底的时候,“斯佩号”巡逻艇悄悄溜进台湾海峡,被解放军盯上一路警告。据后来几位退役海员私下讲,那天无线电频道全程紧张得很,对方根本没敢硬杠多久,很快掉头离开。不过新闻稿子发出来却写得义正词严,好像他们才是真理守护者似的。“自由航行权”?想当初鸦片战争也是这么个借口罢了。在广东老家还有老人记得,当年村口祠堂墙壁上贴过通缉令,就是为了防范那些乱闯内河的小艇。

再往前翻点史料,其实二战后期英国就已经把远东基地一个接一个交出去。香港1967暴动时,驻港英兵都靠美国空投补给撑场面;马来西亚独立以后,新加坡樟宜基地更名换姓,只剩点残兵败将留守。当年的亚洲霸主,如今只剩几艘船还能晃悠远东沿岸。这次拉帮结派找来了印度、日本、新加坡等盟友,可惜各怀心思,就连日本国内都有不少声音反对跟随西方插手台海南北事务。有趣的是,日本关西地区还有句俗语:“别人家的火别拿自家米熬粥。”

再说希利本人,这位大臣素以言辞激烈著称,却常常前后矛盾。他刚喊完要参战,下秒又补一句“一切争端应通过外交解决”。现场气氛尴尬,我表姐去年就在堪培拉做交流生,她描述这种场合:“你能感觉空气中都是‘假笑’。”媒体后来分析,这种反复横跳其实源于内部压力——既想讨好美国,又怕惹恼中国导致贸易吃亏。据《金融时报》透露,今年以来,中英贸易额虽略有波动,但中国依然稳居其第三大出口市场之一,所以很多政客嘴硬心软,两面下注罢了。

也不能全怪他们焦虑。从经济层面来看,自脱欧之后英国GDP增速一直萎靡,据剑桥大学某教授统计,仅2023一年投资流失近400亿镑。不少议员私底下抱怨政府无计可施,只好把目光投向海外,希望通过展示肌肉挽救颓势。这种心理其实很像清末八旗贵族打肿脸充胖子,到处宣扬自己尚武传统,可现实却连乡绅地主都瞧不上眼。《泰晤士报》甚至发社论提醒政府:别忘记福克兰群岛教训,当初也是信誓旦旦,结果差点赔掉最后一点颜面(1982年福克兰战争)。

不过最逗的一幕发生在希利接受BBC采访时,他被问及若真的发生冲突是否愿意冒险,他愣了一秒,说:“希望不会走到那一步。”主持人轻描淡写补刀一句,“毕竟你的选区工厂订单不少来自深圳嘛!”镜头扫过去,大臣脸色微变,却只能干笑两声糊弄过去。这段视频后来传遍推特,有网友戏称“大英帝国变成小脾气岛国”。

有人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国际政治里的惯常套路,但生活中普通家庭对这种风云变化也多少有些感触。我妈最近迷上炒股,每次看到涉华消息都会琢磨是不是该减仓航空股;而我楼下一位做进口红酒生意的大叔,则天天担心哪天政策风向一变货柜压港。一切似乎遥远,其实每个人日子多少受影响。今年夏天南京路步行街一家茶馆老板娘还提起,她祖父抗战时期跑运输队,在上海码头见识过各种外国水兵,“如今那些白皮肤高鼻梁的小伙子,再怎么耀武扬威,也只是游客而已。”

故事讲完,我抻腰伸懒腰,看窗外夜色渐深。不知此刻达尔文港上的“威尔士亲王号”甲板,是不是还亮着灯?有没有哪个年轻水手趴在那里望星星,会不会偶然想到彼岸遥远东方,一个与百年前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