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真是够奇葩的。法国那艘戴高乐号航母,千里迢迢跑到亚太来刷存在感,结果在日本那儿碰了一鼻子灰。
日本人直接拒绝让法国航母停靠琉球,理由很简单:你们到底有没有带核弹?法国人就是不说,搞得日本人也没办法,只能拒之门外。这下法国人脸上挂不住了,毕竟堂堂一个欧洲强国,被盟友这么对待,确实有点丢人。
核弹疑云,法国打死不承认
说起来,法国在核武器这事儿上确实有点特殊。全世界就他们一家在航母上设了专门的核弹存储室,这在国际上也算是独一份了。不过这次戴高乐号跑这么远,从地中海一路折腾到南海、东海,路上经过那么多国家,要真带着核弹头,风险确实不小。
想想看,万一路上出点什么意外,核弹头在哪个国家的海域炸了,那可就是国际大事件了。埃及、阿联酋、印度、印尼、菲律宾,这一路经过的国家,哪个敢冒这个险?
美国和俄国的航母都有明确条约规定不能搭载核武器,这是START条约白纸黑字写着的。法国偏偏要搞特殊,既不承认带了,也不承认没带,就这么模棱两可地糊弄过去。日本人看不下去了,直接来了个硬的:不说清楚就别想进港。
阵风战机的核打击能力不是吹的
法国人为啥这么执着于在航母上搞核武器?这还得从他们的军事策略说起。自从幻影-IV战略轰炸机退役后,法国的空基核打击力量就全靠幻影-2000和阵风战斗机撑着了。
阵风这款战机可不简单,设计的时候就考虑了各种任务:空战、轰炸、侦察、航母起降,甚至投放核导弹都能干。现在法国空军有两个阵风中队专门负责核打击任务,主要武器就是ASMPA-R空射核导弹。
法国人的核打击目标也不复杂,主要就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可能还有伦敦。对付这几个目标,阵风战机确实够用了。不过这次跑到亚洲来耀武扬威,就有点过分了。
南海遭遇,40艘中国军舰包围
说到这次亚太之行,法国人确实够倒霉的。在南海直接被中国海军40多艘战舰包围,还首次碰上了山东舰。那场面,法国海军上将都喊出了“做好战斗准备”的话,可见当时气氛有多紧张。
法国军官后来还特意强调,他们的航母战斗群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明显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实际上就是被人家给震慑住了,只能硬着头皮说自己很有面子。
这整个行动从一开始就是精心策划的作秀。法国人一路上各种宣传、炒作,连航行结束了还在炒作自己遇到的“紧张状态”,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找存在感。
一路提心吊胆的“英雄之旅”
按法国人自己的说法,这一路走得确实不太平。除了被日本拒之门外,在南海被中国海军围观,在地中海还被俄罗斯的苏-35战斗机超低空飞越甲板,那叫一个惊心动魄。
最要命的是通过红海的时候。也门胡塞武装的反舰行动一直没停,法国人心里那个慌啊。虽然戴高乐号本身没被攻击,但护航的阿尔萨斯号护卫舰据说击落了两架胡塞的无人机,回到土伦港的时候,76毫米主炮上还贴着两张击落标识。
法国海军军官后来解释说,回程的时候风险更大,因为美国刚轰炸过胡塞阵地,担心胡塞把法国航母当成美国货给误炸了。这话听起来就挺心虚的,堂堂一个核大国,居然怕被人认错。
欧洲老大的野心暴露无遗
这次“克莱蒙梭-25”行动,说白了就是法国想在世界舞台上刷存在感的表演。马克龙一直想在欧洲当老大,搞什么“独立欧洲”,试图摆脱美国控制。在俄乌战争中叫嚣要出兵,结果叫了这么久,一个法国士兵都没在乌克兰战场上见到。
这次跑到亚太来,明摆着就是想展示法国还是个世界性大国,还有能力在印度洋、太平洋投送力量。与印度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搞双航母训练,到菲律宾和当地军队联合演练,处处都在证明自己的影响力。
不过现实很骨感。在日本碰壁,在南海被包围,在红海提心吊胆,这哪像是什么“大国风范”?更像是硬撑着不想承认自己实力不济。
法国的算盘打错了
说句实话,法国这次亚太行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在日本展示核力量,结果被人家直接拒绝;想在南海秀肌肉,结果被中国海军给震慑住了;想在红海显威风,结果被胡塞武装搞得神经兜兜。
马克龙的“独立欧洲”梦想,在这次行动中暴露得一览无余。欧洲确实需要更多的战略自主性,但不是靠这种到处刷存在感的方式。真正的大国实力,不是靠航母到处乱跑就能证明的。
最搞笑的是,法国人还特意强调自己的航母战斗群受到了“尊重”。这种自我安慰的话,听听就算了,谁都知道是什么情况。
现在的国际格局已经变了,不是谁声音大、谁的航母跑得远就能说了算的时代了。法国想重温昔日荣光,可现实不会因为你的怀旧情绪而改变。
这次戴高乐号的亚太之行,与其说是展示实力,不如说是暴露了法国在新时代下的尴尬处境。想当欧洲老大,又摆脱不了对美国的依赖;想在亚太发声,却发现自己的话语权实在有限。
你觉得法国这次的表现怎么样?是真正展示了实力,还是只是在硬撑面子?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欧洲国家应该如何平衡与美国的关系和自身的战略自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